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旅游

古韵新声话长江 公共艺术“扮靓”滨江风光

  有侧身招手致意的江豚,有站立江边人物剪影,还有展现长江奔流脉络的立体化雕塑……走进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江岸铺绿,十座以“长江”为主题的公共艺术雕塑作品点缀其间,装扮着鱼嘴湿地公园狭长的滨江岸线。

  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塑,来自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的展出作品。该艺术邀请展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建邺区人民政府、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共同主办,以打造滨江风光带的文化艺术新名片为出发点,邀请了46位国内外一流艺术家走近南京长江段,创作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并最终遴选出10位艺术家的10件雕塑作品落地实施。

  在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总策划李小山看来,南京因江而生、跨江而治、拥江而兴,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经历了多元的长江文化熏陶、形成了独特的长江文化气质,也积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何以公共艺术为语言阐释长江文化时代内涵,展现长江南京段生态文明之美、历史文化之美、时代精神之美,是本次展览的初衷。

  李小山表示,当初国内外艺术家受邀来南京考察,就感慨南京建邺区滨江沿岸秀美的自然风光,所缺的就是与其相适应的公共艺术环境。“没有‘人’的参与,再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也仅仅是一个舞台,并不完整。”我们要做的,就是填补这块空白。以艺术的方式提炼出长江文化的精粹,把雕塑作品融入到南京长江岸线风景。

  李小山介绍,整个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从调研、筹备再到10件雕塑作品的落成,前后历经了两三年。这些雕塑作品通过各种材料的重组融合,将长江流域生态体系、生物种群保护、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等通过作品联系在一起,“力求能让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雕塑作品作为视觉感知、传达媒介,是空间标识、人文思考的艺术载体,一场以“长江”为题的公共艺术雕塑展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在展出作品中,艺术家冯且以长江江豚为题材所创作的《你好!》用拟人的手法,截取江豚在水中的可爱姿态,采用扬起侧鳍的造型向市民“挥手致意”,以示友好与感谢。同时作品创新使用不锈钢、LED等不同质感和光线折射的效果,展现出江豚在水中的可爱姿态。雕塑家张增增在自己的《测量风景——后浪》中,把浪花奔腾、翻卷的瞬间抽象提炼成纯线条,用一条条钢筋定格了惊涛拍岸的动感。采用CAD测绘工具把“长江浪”这一自然界中缥缈流变的现象转化为数据,呈现为线条,每条浪的弧度以及整体雕塑的尺寸比例关系都严格按照数学的黄金比例设计制作,以此来展现长江浪潮的汹涌澎湃。

  李小山认为,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国内首创了公共艺术作品“三三制”评选,首次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其中,将投票权交给了市民群众。通过公众网络投票以及项目组委会、学术委员会三方的共同评定,优中选优,最终遴选出冯且、蔡磊、吴达新、焦兴涛、马特·霍普、史金淞、沈烈毅、谭勋、管怀宾、张增增等10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这样的创新之举,不仅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还积极推动了公众参与共建,体现了把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权、选择权交给市民的积极意义。

  “这只是一个开端”,李小山相信,以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为起点,通过对这一公共艺术事件的长期运作,呼吁联动更多的优秀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创作,聚点成面,将这里逐渐打造一座全国首创、美丽多元、绿色生动、活力开放的长江文化雕塑公园,用艺术让城市更美好。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