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网传“南京十大怪”:城墙格局怪 家家吃野菜

  “明代城墙格局怪,羊肠小巷出不来,毛娃满月抱门外,穿着裤头扎皮带……”这充满南京生活元素的“怪现象”,近日被网友们总结成了“南京十大怪”流传在微信朋友圈里,引发众多网友的感慨与转发。不过晨报记者注意到在这十种怪现象中,有不少怪现象依然存于南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有的怪现象随着城市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

  一怪,城墙格局怪。我国古代的都城历来都取方形,唯有南京明城墙的建造突破了这一古制,建成了不圆不方、好似等边粽子形状。

  二怪,羊肠小巷出不来。昔日城南地区大小巷子纵横交错,七拐八弯的,陌生人走进去分不清东南西北,很难绕得出来。

  三怪,毛娃满月抱门外。婴儿满月那天,家人作兴将孩子抱出门外,且越远越好,说是可让孩子见世面,将来胆子大。

  四怪,穿着裤头扎皮带。解放前后,一些上了年岁的老汉,爱穿一种宽腰对襟式的大裤头,穿着时将身腰收紧,两头对叠,外扎皮带。

  九怪,家家吃野菜。每到春夏季节,荠菜、马兰头、菊花脑等野菜大量上市,家家购买做菜肴,因其有清凉败毒的功效。

  记者看到,在这份网络上流传的“南京十大怪”里不仅涉及了南京城市格局怪现象,更是涉及了南京市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而有些怪现象实际上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看起来既熟悉又亲切。

  比如在十大怪中排名第一的“明代城墙格局怪”,网友在解释中介绍,我国古代的都城历来都取方形,唯有南京明城墙的建造突破了这一古制,建成了不圆不方、好似等边粽子形状。

  所谓“四件”就是指家禽的心、肝、胗、肠,除南京人向来喜欢吃鸭、鹅,同时这些家禽的内脏与肉相比既便宜又实惠,十分抢手,所以在熟食店门口常常能看到不少为买“四件”的市民排起了老长的队。

  而“家家吃野菜”这种在外地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也依然出现在南京市民的生活中,尤其是每到春夏季节,芦蒿、荠菜、马兰头、菊花脑等野菜大量上市,家家购买做菜肴,不仅可口更有清凉败毒的功效。

  在“南京十大怪中”,网友也列举了一些消失在南京城的怪现象。比如“穿着裤头扎皮带”,这种奇怪的装束就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文中补充道,解放前后,南京一些上了年岁的老汉,爱穿一种宽腰对襟式的大裤头,穿着时将身腰收紧,两头对叠,外扎皮带,造型看上去非常奇怪。

  “这种怪现象确实在南京存在过,”南京台著名主持人吴晓平告诉记者,这可能和南京人的“尚武”情结有关,“因为当时很多南京人喜欢玩石锁,而且南京的夏天又热,很多男的都喜欢上身赤膊,下身穿着个大裤衩。”

  “而且喜欢在大裤衩上面系个皮带,这样在玩石锁或者练功的时候,就会感觉腰上面有劲,”老吴说,当时外地人看着就好笑,认为穿着大裤衩本身就是为了宽松,而南京人竟然还把它扎得紧紧的。

  “ 所以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这样穿,多半是练功的人,另外像当年拖板车的人也喜欢穿成这样,他们觉得这样拉起车来也有劲。”老吴说。

  此外,像网友总结的“马桶满街晒”的怪现象,南京城也看不见了,“这和当年老房子没有厕所有关系,”吴晓平说,当时每天一大早市民就会将自家马桶粪便倒掉,然后洗刷干净后就晒在自家平房的外面,“场面非常壮观”。

  当然壮观的还有“南京十大怪”中的“石头满街卖”。“这个主要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吴晓平说,最早是一些人把雨花台里的雨花石挖出来以后拿到街上去卖,后来雨花台被挖光了,人们干脆从去挖,“那时候夫子庙那边全是卖这个的,几十个小盘子,盛点水然后放在那里卖。”

  “我看了一下这十大怪里面,有一些是出自我们的相声,还有一些可能是网友自创的,”昨天南京晨报记者联系上了梁尚义,他说《南京十大怪》最早是由故去的民俗学家王涌坚先生与他还有李国先三人创作而成。

  “1998年,当时我们这个作品参加了全国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当时一等奖空缺,”梁尚义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南京十大怪”这个相声段子至今已经表演了500多场。

  “早上吃饭就小菜、夏天乘凉在门外、满街趿板跑得快、油球卖得比面包快。”这是梁尚义他们最初演绎的片段,“这个‘老十大怪’主要是反映南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场景。”

  “鸭子卖得比鸡快、不吃荤菜吃野菜、啤酒卖得比白酒快……”创作者之一的李国先说,这是他们根据时代变迁,又演绎出的版本,“这个主要是反映九十年代,比如当时像养宠物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们就总结了一些新的怪‘小狗当作毛娃带’,这个说法很受欢迎。”李国先说。

  “现在不仅网友在不断改编、更新我们的‘十大怪’,包括像新生代的梁爽他们一帮年轻人,也在重新创作‘十大怪’。”李国先说。

  在李国先看来“南京十大怪”创作出来到现在已经16年了,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接地气,很生活化。”

  “你比如说‘老头怕老太’这个怪,就是说我们南京老头不计较小事,开朗随和,即使看起来‘妻管严’,但说起来与其说‘怕’其实是‘爱’哎。”李国先笑着说。

  “同时还是跟它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关系,”著名主持人吴晓平说,十大怪往往都有鲜明的特点和地域性,比如说吃野菜、扎皮带这些都是南京特色。

  “这些都出现在南京,是南京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活场景,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吴晓平说。

  而且据李国先介绍,他们的“十大怪”这种表达方式后来被媒体们广泛使用,“因为这个‘怪’字其实是一个中性词,既能表达好玩的,也能针砭时弊,”李国先说,“媒体们利用这种轻松诙谐的形式来概括总结南京的发展,就和现在人们喜欢用什么‘最’一样。”李国先说,当初他们利用“十大怪”也是为了概括总结南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第一场是在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的,效果特别好!”李国先对当初的表演还记忆犹新。

  现在当李国先回头看看曾经的作品,再看看现在的南京,“南京确实变化太快了。”李国先感慨道。记者 范杰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