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繁华深处的街巷⑯│南京科巷的“AB面”

  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老城区每一条街名几乎都有历史的渊源,每一个墙根几乎都有美丽的传说,每一处院落几乎都有动人的故事。

  街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藏着几辈人的记忆,藏着我们儿时的欢声笑语,承载着一座城市最为细腻、广阔而深厚的文化。

  紫金山新闻“石头记”栏目推出《繁华深处的街巷》系列报道,打捞历史的碎片,一探街巷的时光变迁。

  “A面”播放的是当代流行音乐,欢快、时尚,“吃巷”让南京人的味蕾绽放不同的滋味;“B面”铭记的是历史,记载着上世纪三十四年代的哭泣声,悲伤、痛苦,甚至夹杂着哀嚎,积蓄着“慰安所”里无法喘息的沉重。

  南京中心城区里不过一条800米的小巷子,一面汇集了纷至沓来的南京“吃货”们,一面凝聚了南京的历史之殇。清明节临近,南京在不可抵挡的时间洪流里,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历史。冲着美食而来的人们,向科巷深处探探头发现——原来历史离我们,这么近。

  7年前,一个80多岁名为朴永心的朝鲜老人,来到位于科巷的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以后,无法控制情绪,当场失声哭泣。

  “就是这儿了!”她指认了当年遗迹——在这里遭受日军侮辱与摧残,三年里日日夜夜都想要逃离、此后大半生都无法释怀的噩梦之源。极度的悲伤和愤怒中,她说道:“这个房间就是我从前来过的地方,是我被拉进来的地方。我太痛苦了!我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地方。”

  这个高龄老人扒开自己的伤口,血泪控诉侵华日军的罪恶,让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成为为数不多的被在世“”幸存者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这所建筑正是位于科巷的东边,距离南京市中心新街口不过一站地铁的距离,几百米外就是人流量很大的大行宫站。而与外面的喧闹相比,里面时常比较安静。这里已经成为陈列馆,参观者们在静穆中回望历史。

  资料记载,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由8幢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原由少将杨春普于1935年至1937年陆续建造,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名为“普庆新村”。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将利济巷2号改造为“东云慰安所”,将18号改造为“故乡楼慰安所”。

  参与帮朴永心寻找旧址的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在研究中发现,其实科巷的附近曾是“慰安所”的密集分布区。他告诉记者,在科巷菜场东边,曾有一座“吾妻楼慰安所”,大门上方高悬“扬州姑娘”的横幅,以作广告宣传;西边的西白菜园是别墅群,曾经的主多赫赫有名,也没能躲得过日军的霸占,成为“青南楼慰安所”。不仅如此,科巷的南北方向也坐落不少“慰安所”:中山东路上的“浪花楼慰安所”、太平南路上著名的安乐酒店被改为“日军军官俱乐部”、常府街细柳巷的“松下富贵楼慰安所”……

  为什么会这么密集?根据经盛鸿的研究,侵华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将南京城区中心一片曾经最繁华的街区划作日本侨民的生活居住区与营业区,也就是日本人的特殊“领地”——“日人街”。

  “日人街”北起国府路(今长江路),南到白下路,西起中正路(今中山南路),东达铁道线路(今长白街)。所以,从夫子庙到大行宫一带的“慰安所”达到十几家。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工作人员刘广建介绍,就目前的资料和实地调查得知,南京日军“慰安所”至少有60个,其中这一带的“慰安所”最集中。无数个朴永心们在这里留下伤痛,而南京没有忘记,用一所陈列馆承载她们旧日无尽的泪水。

  眼前的小巷子人来人往,几个小小的门面前,却排着长长的队,穿着裙子的年轻姑娘、花白头发提着菜的老人,都置身其中。

  科巷虽然处在闹市区,但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烟火气息。这条几百米的小巷子,道路两旁没有郁郁葱葱的梧桐,却美食云集,大大小小的美食店鳞次栉比,小吃面点、清真素食、奶茶甜品、火锅串串等应有尽有,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所有想象。

  老南京的记忆中,总会有科巷的一席之地。作为众所周知的“南京美食地标”之一,科巷频繁出现在各类旅游攻略的榜单里,因此不仅南京人无人不晓,连外地游客来南京旅游,都会特地前去打卡,品尝美食,不愧为美食“担当”。

  街道两旁一家家不起眼的店铺,书写着难以超越的美食奇迹。陶记正宗德州扒鸡、三姐酒酿、草鸡蛋现做蛋糕、小郑酥烧饼、福印板栗、好外婆私房菜等常年排队、人声鼎沸,在嘈杂喧闹的狭窄小巷中,勾勒出一幅灵动鲜活的生活图景。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科巷菜场,作为南京“老字号”,营业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早年科巷菜场以主城区最大、品类最全的菜场出名,常年霸占着南京菜场界的C位。今年1月,科巷历经半年改造重新回归,摇身一变升级成“科巷新市集”,是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室内农贸市场。

  回归后的科巷菜场承载着情怀与创新,既提升了外表颜值,又保留着原有的人间烟火气。微博网友@吴彦军说,“菜场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菜场,科巷是很多人偶遇的科巷,有人一生纠缠,有人片刻留香,可能是全部的人间烟火,也可能是一生的记忆欢宴,最终都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多少人第一次来科巷,都会伸伸脖子探头冲着这几栋而肃穆的建筑望一望,接着翻开一段历史。冲着美食而来,带着历史的故事而去。如今,科巷新市集中老牌的经典小吃和新入驻的网红店铺齐头并进,历史的遗迹也驻守在原地等待更多人去触摸。新与旧、美食与历史都是科巷,也都是现在正在发生与曾经已经发生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