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保留工业印记

  一周前,南京老下关的标志性建筑大烟囱完成爆破,让许多南京人感怀民国建筑曾经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荣光。昨天,江南时报记者探访位于中山北路与江边路交叉口西侧,去年10月建成并免费开放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在其中展示的电厂历史档案、遗存设备中,窥见了南京工业时代的印记。江南时报记者王梦然

  记者探访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

  作为一座城市工业发达的象征,大烟囱所代表的意义深远,它和许多工业老建筑一样,散落在年轻的城市角落中,不仅是建筑美的浓缩,还贮存着城市工业繁华的影像。近些年,随着进入后工业时代,南京城内曾屹立的很多烟囱,就不再辉煌,逼仄的“杵”在现代化的城市缝隙中,显得尴尬而“多余”。

  一周前,南京老下关电厂的标志性建筑150米高的大烟囱由于存在安全隐患,并为了配合滨江风光带的建设,而被爆破拆除。尽管这座烟囱只有20多年历史,且废弃多年,但作为爆破前南京主城区最高的一座烟囱,它的谢幕仍然让很多人的心为之牵扯。住在电厂周边的老下关居民在烟囱的爆破现场,曾依依不舍地拍照留念,并表示虽然大烟囱建起时,自己已经退休,但它是下关电厂最后的标志,他和老同事们都把对电厂的感情寄托给了这个烟囱。

  有热心市民得知烟囱爆破后,也毫不客气提出质疑,认为烟囱虽然又高又大,但占地面积很小,虽然不是老建筑,但也算是工业遗存,甚至认为即使存在安全隐患,也可加固后继续保留。随着大高个的“离去”,很多老南京都不禁叹惋,工业时代的痕迹已逐渐消失于这座城市。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该如何平衡?如何留住南京城市工业记忆?其实,南京工业时代的印记,从不会随着城市建设而淡化,反而正在一系列市政规划中被凸显。

  昨天,江南时报记者探访了位于中山北路与江边路交叉口西侧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在其中展示的电厂历史档案、遗存设备中,窥见了更为具象、更为可感的南京工业时代的印记。

  正如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时代发展到今天,文化不再是被供养的形而上的东西,它还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他说:“今天的一座烟囱倒下了,但是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应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塔吊传送带发电机器都原样保留

  据悉,民国首都电厂公园早在去年10月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之后将随着滨江风光带的建设完成,成为重要的配套项目之一。作为历史遗存,电厂旧址以及代表工业发展的电厂设备,在城市新景观中如何自然融入?如何让它重获造血功能,输出文化力量?昨天上午,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并于此找到答案。

  红砖青瓦、水磨石地、玻璃墙顶,一踏入位于中山北路与江边路交叉口西侧民国首都公园,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古朴清新的民国气息。40米高的巨型塔吊、近200米的传送带、循环泵、循环滤网等各种发电机器这些看着鲜亮的工业设备,其实都是电厂遗存下来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工业感。据悉,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主要由老码头、水上景观平台、展览馆和市民互动区等构成。

  作为公园管理方,滨江公司工程部部长蔡祖山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电厂在2009年左右停产,厂房及电厂设备也随之废弃了。据介绍,这个占地10000平方米左右的电厂旧址,原本为了配合滨江风光带的建设准备将其拆除,重新规划,但后来决定对老厂房进行修缮、加固。蔡祖山补充表示,目前大家看到的旧址公园,整个格局以及电厂设备的所在位置,都没有大的变动。“码头、塔吊、传送带的位置都没动过。”工作人员介绍,当初建设时尽可能地还原了电厂的原貌,为了配合滨江风光带的建设也做了一些微调,比如将电厂老设备进行了翻新,保留其浓郁的工业气息的同时,也保证了它具有一定的休闲观赏价值,与现代化滨江带巧妙融合,工业价值于此体现,却不显得唐突。

  可体验运动发电未来还有江景餐厅

  毗邻长江的老电厂,其实主要功能为电厂运煤的专用码头。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在码头旁看到两个40米高的吊塔。据介绍,当年码头运来的煤都是通过这两个塔吊“拎”起,再输送至传送带,几百米长的传送带再将煤输送到工厂,在公园内,这套热电厂中的输煤系统,完整地呈现在眼前,而设备前均有说明工作原理的讲解牌和演示视频。

  为了增加这一工业设备的现代感,拉近它和市民的距离,蔡祖山告诉记者,设计时还特地为这些设备加入了些“互动”环节。在吊塔旁,记者看到有一个手摇杆,到晚上市民可以手摇这个机器,让40米高的吊塔亮起,伴着夜风,临着江景,吊塔旖旎的灯光,会让人瞬间感受到工业时代与现代化城市的“对话”与交融。

  两只吊塔之间,记者留意到还有几个类似望远镜的设备,可以看到江对岸的长江大桥,可视感很好。还有个设备是个视频播放器,正对着播放器的,正是码头边停靠的浦龙号趸船,它曾承载孙中山灵柩跨江上岸,据悉,播放器中播放的就是记录孙中山葬礼的奉安大典的视频。“夏季水涨起来,就能和江水近距离接触了。”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上二楼的观景平台,凭栏而望,江水尽收眼底。据悉,这里已被规划为江景餐厅,目前还在招商引资阶段,之后,市民可以在欣赏江景的同时品尝美食。

  在公园的展厅尽头,几棵“白蘑菇”破土而出,别致可爱。这些长得像蘑菇的柱子是灯柱,上面布满灯管,每个灯柱旁边都有一辆脚踏车。骑上脚踏车,车轮刚转了一圈,缠绕在灯柱上的灯管就亮了,动感的音乐倾泻而出。踏得越快,灯光变化的速度也就越快,一会儿,整个灯柱都被“点亮了”,五彩灯光一闪一闪,很是好看。工作人员说,这些脚踏车车轮上的磁铁感应器与地面的感应点对接就能通电。“市民可以感受运动能发电。”

  民国首都电厂

  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我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厂金陵电灯官厂,1910年建成,作为分厂的下关发电所,建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前,电厂几经曲折,历尽坎坷,有过“全国模范电厂”“首都的眼睛”之兴盛年代,也有过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衰落时期。为解放南京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京电”号小火轮就出于该厂,号称“渡江第一船”。

  改造后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主要用于餐饮娱乐及工业遗存展示,两者是可互相串通并且相对保持独立的,与中山码头一起重点突出下关区码头文化及工业技术交相辉映的历史脉络。

  原标题: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保留工业印记来这里,看原样发电机体验运动发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