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新闻

南京江北新区:新动能 新境界 新优势

  行业标杆企业台积电、清华紫光、华大半导体以及东大集成电路产业化公司等均落户江北,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集聚效应显著,产业链基本形成。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集中力量建设“南京江北新区等重要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分工协作,推进机制创新,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南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江北新区是南京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不仅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还肩负着省市赋予的重要使命。自获国务院批复一年多时间以来,江北新区确立发展理念,明晰发展追求,抢抓创新发展机遇,科创资源集聚初见成效;抓产业引领,高端产业发展持续加快;抓基础先行,城市建设全面拉开框架;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

  过去的一年,江北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南京市平均水平。更可喜的是,国内外对新区创新力度、产业势头以及建设理念的关注剧增。

  新的一年,江北新区将围绕“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建设目标,集中力量、集中政策、集中资源,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南京、全省未来的创新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

  作为全省迄今为止唯一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备受关注。纵观其短短一年多发展历程,两大关键词鲜明凸显,那就是“创新”和“实体经济”。在国家对江北新区确定的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这“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中,江北新区突出创新发展主攻方向,强塑增长新动能,积蓄新力量,开辟发展新境界,积累新优势,发展路径日趋明确。

  聚力创新发展

  国内外高端要素集聚效应初显

  窥一斑而知全豹。江北新区行政审批试点“容缺受理”。一投资3亿元的项目申请注册成立公司时,发现部分资料缺项。江北新区管委会突破常规先行受理,企业仅一天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容缺受理”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审批模式。这一举措简化了审批流程,推动行政审批再提速。下一步,新区还将对零用地、非独立选址、技术改造等项目探索试行“不再审批”制度。江北新区的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区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最短、行政审批收费最少的新区。

  新区率先在省内运用“EPC+TOT”建设运营管理模式,采用建筑信息模型、虚拟现实和动态视频监控App等先进技术,完成18.5万平方米的扬子科创中心建设,解决了建设工程长期以来概算大于估算、决算大于概算的问题,有效降低建设成本,使项目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无缝对接,有效缩减建设工期,为江北新区加速建设探索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这仅是江北新区优化创新生态中的点滴细节。江北新区“新”在哪?新区之新,不仅体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动能的转换、发展路径的探索,更深层次的体现在于发展理念之新,在于发展思路的创新。创新驱动不仅是肩负国家使命使然,更是其基于自身资源秉赋的选择。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傲视群雄,但科教优势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与国内先进城市尚有较大差距。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江北新区要做创新示范,要打造创新策源地,挑战不小。

  用好国家级名片,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在苏南最后一块处女地打造创新试验场,江北新区推动从理念、体制机制、政策到各发展领域、各环节、全方位、深层次的全面创新。出台“科技创新创业十策”,对人才引进、众创空间建设、科技金融的扶持,力度之大,涵括之广,国内鲜见,一大批科创孵化器、众创空间迅速成长,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初步营造了“创新江北”优质生态系统。一大批国内外高端资源集聚,堪与先进城市比肩。新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签约合作,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合作平台;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组建“生命可持续研发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创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国内高端创新平台落户江北。

  令人欣喜的是,新区平台加速本地科教优势的转化,南京10余所高校成立江北新区高校联盟,新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南大高性能计算中心落户,南大低碳研究院即将建成运营,与东南大学共建的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已成立运营公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产业园等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对引进资源落实做细,使其尽快发挥效益;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研发机构向新区聚集;打造“扬子江创新港湾”,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创园,打造全球智能设计中心……江北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聚焦高端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链基本形成

  “江北大创新”贯穿于三大产业发展领域,江北是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5个国家级新区之一。中俄服务外包产业交互平台、美国外包服务集团SIG旗下的SIG大学中国中心、中拉IT外包产业示范区等一批国际合作高端项目签约落户新区。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十策”即将出台,拟设立1亿元的服务贸易扶持资金和20亿元服务贸易产业基金;落户新区的以服务贸易为主营业务的中国区及以上总部,最高可获千万元奖励。

  在世界经济环境改变、“中国制造”整体转型爬坡的大背景下,江北新区选择了创新驱动,塑造实体经济优势的产业发展主路径。新区结合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确立了“4+2”现代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球产经领域的焦点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的台积电12吋晶圆项目厂区建设项目框架全面拉开,一期项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在2019年达到预定产能。借助台积电,江北新区筹建全球智慧设计中心,加快推进集成电路发展。继台积电之后,行业标杆企业清华紫光、华大半导体以及东大集成电路产业化公司等均落户江北,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集聚效应显著,产业链基本形成。江北新区计划4年内建成“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打造第二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中心。

  以南京国际健康城、高新区生物医药谷等为支撑,强力打造国家试点工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该项目规划用地近18平方公里,包括有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储运算中心,国际健康服务社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和健康科技产业园这四大功能片区。

  中法产业园、省环境能源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落户,上汽桥林汽车基地即将竣工投产。围绕“4+2”现代产业体系,新区赴英国、德国、瑞典、韩国、日本和香港、澳门等地开展推介,紧盯海外项目资源抓招商,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2016年南京“金洽会”,全市签约重大项目,新区占了三成,总投资近500亿元。

  实体经济是新区发展之根,紧抓产业引领,推动高端产业发展持续加快。2017年,江北新区将继续着眼全球吸引高端外资项目、人才团队和功能性机构,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3个千亿级产业,培育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清华紫光、台积电等龙头企业建设,促进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积极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依托国际健康城、生物医药谷、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着力引进国际一流的医养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南汽乘用车产能提升项目建设,推动上汽桥林基地建成投产,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规模和实力。推进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海尔虚实网服务园等项目建设;依托西坝、七坝港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积极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务实奋进,秉持发展新理念的江北新区承载着众多期待,其发展建设急不得也慢不得。2017,江北新区必将新作迭出。

  坚持用创新开路,发展动力必将一年更比一年强。进入发展关键期,江北新区将进一步集中力量、政策和资源,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力争在全省跨江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

  投入1379亿元启动CBD地下建设

  江北新区将在今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共梳理2017年重大投资计划项目519个,项目总投资4535.02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投资1379.73亿元。

  今年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发展指标均确保达到两位数增长,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确保达到18%,力争达到20%。

  2017年,江北新区建设继续以核心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六合副中心和桥林新城、龙袍新城,以及星甸、竹镇、八卦洲等8个新市镇建设。在核心区,坚持地上地下统筹,启动实施总面积480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项目。完成CBD地下空间一期总体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组建PPP项目公司,开工建设地下空间工程。完成8公里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加快推进新区城市馆南京美术馆新馆、新区图书馆等一批标志性、功能性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南丁格尔国际护理学院、南京一中江北分校等民生工程,确保雅居乐一中、鼓楼医院江北分院等尽快投入使用。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开工黑臭河道整治项目,提升CBD水环境质量;江水源热泵项目作为城市新能源工程的创新项目正办理前期手续,力争年内取得立项并开工建设;将南京长江湿地保护暨江北滨江水环境整治工程(绿水湾湿地段)申报省重大项目并启动建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借鉴浦东、滨海等国家级新区发展经验,江北新区推进体制机制突破和模式路径创新,全面优化市场对劳动、土地、资本、管理、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配置,通过改革扫清发展障碍,激发发展活力。

  去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南京商标受理窗口在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大大缩短了企业的办事流程。

  江北新区率先整合相关行政审批职能和人员编制,集中行使审批权,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套清单定权力”“一个平台做服务”。同步开展“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三位一体改革,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行政审批体制创新先行区。

  推进国土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新区全域范围内土地储备,以27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为控制目标,推动规划国土“两规融合”。

  推进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受理、就地办理新区相关知识产权案件,成立新区仲裁院,组建大数据管理中心,探索实施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

  今年江北坚持把改革置于新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理顺江北新区与“三区两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立足形成合力,尽快形成统一决策、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改革,力争成为长三角区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最短、行政审批收费最少的新区;推动新区范围内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积极探索“人地挂钩”试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金融创新,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构建区域股权投资中心,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促进资本与科技有效对接,打造“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突出滨江特色写好“长江”文章

  作为长江之滨崛起的重要新增长极,打好“长江”牌是江北新区重要发展战略。新区以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积极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积极落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与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上海自贸区等联动发展,促进南京都市圈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协作。加快推动高铁南京北站、西坝港等交通枢纽建设,放大长江12.5米深水航道贯通效应,加强与扬州、镇江等周边地区合作,努力在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和全省跨江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

  江北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好江北“黄金水岸”。加快推动化工园向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引导支持重点开发园区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园区;编制实施江北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积极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引导区;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对长江沿岸湿地、老山森林公园、金牛湖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启动总投资18.8亿元的绿水湾湿地环境整治工程,加快青龙绿带、黑臭河道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

  连接长江和老山的青龙绿带,长7.5公里,绿带将形成连续的景观步道,串联建设5座公园,即山麓公园、园艺公园、中央植物园、中央公园、河滨公园。河滨公园即将建成。河滨公园对面为南京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绿水湾湿地公园,这里也是省内原生态环境保护最好、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江北新区在全省跨江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势必发挥更大作用。

  本版供稿:周庆刚余丽莎

  本版供图: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