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诤言献良策 市政协委员57件优秀提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保障金直接发放账户

朱少伟于2016年1月提交提案指出:“、利用好在沪中央机关旧址,既是宣传党的历史的需要,也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同时他:“对暂时仍为居民住宅的在沪中央机关旧址的,必须从主体、权责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责任单位做好、修缮的日常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该提案被上海市文物局采纳,并在答复中表示对“中央局机关旧址、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等目前尚有居民居住的文物,市文物局将与各相关区县人民沟通,探索居民腾迁的可行性。”在该提案协商办理会议上,本市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制订上海市史迹规划,对上海史迹进行分类管理,明确要求和范围”,“至2021年,修缮并建成一批史迹,对一批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史迹辟为纪念馆供市民参观。”

【新民晚报·新民网】建诤言、献良策。市政协委员们提交的提案,关注的大多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于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大P2P管理力度的》《关于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的》《关于海派文化品格,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关于创新发展针灸医学的》……近日,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提出并经审查立案的提案中,评出了57件优秀提案,内容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其中,解决或采纳49件,占85.9%;列入计划拟解决5件,占8.8%;留作参考3件,占5.3%。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如由市总工会牵头,市职工保障互助会积极研究“自动报销、直接给付”办法,简化保障金发放手续。从去年8月1日起,凡参加“退休住院保障计划”的人员,办理直接给付手续后,保障金即可直接发放到养老金账户上。(新民晚报记者江跃中方翔)

上海医疗保障分层清晰,医保救助政策已经尽可能地覆盖了不同群体,且指向明确,体现了政策制定的精确性。但因为针对不同人群的多种政策的叠加而出现层次杂、政策多的碎片化情况,作为政策受惠者的很多老百姓其实并不知情,也不一定知道自己能享受多少,真正想得到帮助时往往会感觉无从入手。难怪有居民说,从了解政策摸清门道到医药费报销到手要跑好几个部门,没有毛病也要跑出毛病。

2015年春,朱少伟陪外地作家去福州逸夫舞台看戏,偶然瞥见剧场背后民居墙面的小牌子上有“‘六大’后的中央局机关旧址”字样。小牌子虽不醒目,却立即印在了他脑海里,因为他一直关注史迹利用。

由凤懋伦、江世亮、张怀琼等9名委员提出的《关于整合信息,打造平台,进一步方便市民结算报销医疗费用的》指出,在医疗费用结算这件事上,市民的理想状态是能够在医院窗口结账时一单清:一张单子拉出来,医保结算、职工互助、商业保险、少儿保险、困难救助、公务员住院和急诊留观补助基金等各项保障结算完毕,相关信息分别列出,一目了然,不需要再跑东跑西报销。

但因限于各项政策设计的初衷与出台政策部门的不同、保障或救助对象的不同,以及受制于其他种种客观条件,在现阶段不可能一步到达理想状态,需要设定阶段性目标,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办法来进行。在医院窗口按照医保标准完成结算之后,其他各项相关的医疗保障或保险项目的结算和报销,要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为前台服务窗口,一口受理,然后由一个数据信息处理平台进行统一处理,予以报销,并将相关报销金额直接打到报销者的银行卡中,账单直接打出交给报销者。

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办理结果也令人满意。经多方努力,目前,《上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已经编写完成8本,另外8本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整套丛书将于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与广大市民见面。此外,有关部门也拟将大世界列为上海海派文化馆,并以此为载体,建立复兴海派文化的常态工作机制:引领对上海的深度文化体验和旅游消费,掀起市民与游客发现和体验海派文化的热潮;引领上海品牌的复兴,鼓励支持上海老字号品牌通过海派文化馆的运营,进一步赢得市场和人民喜爱。

“海派文化地图”诞生了

不久,朱少伟查到当年中央机关会计熊瑾玎的《自传初稿》,其中回忆道:“(1928年春)我首先以商人的面貌出现,去找适当的房子,在四马跑马厅口(今福州人民广场口)看有一处房子,正在天蟾舞台后面,可由一个很的小巷子出进,全部楼面三大间,正可供局开会办公之用。”他很钦佩前辈的智慧:有热闹的剧场做掩护,中央局机关设在此长达三年。这件事情,使他决心对在沪中央机关史迹进行全面考察。

图说: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如何体现上海这座城市对接世界的文化追求与文化实力;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文化”来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我们将拿出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让世界分享“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财富;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文化形象”,来体现“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身份辨识……在优秀提案《关于海派文化品格,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的撰写中,柴俊勇委员思考良多,经过多次调研,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编辑出版一套《上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分别介绍16个区的海派文化资源特色和与海派文化有关的知名人物;跨领域、跨专业、跨区域地构建海派文化研究、展示、宣传、推介、合作的平台,组建上海海派文化发展促进会、构建海派文化公益平台;整合文、商、旅、创、金等优势,利用相关区历史优秀建筑资源,筹建上海海派文化馆等。

《关于切实、生动展示在沪中央机关史迹的》提案,是市政协委员朱少伟深入调研后完成的,该提案背后的故事更是耐人寻思。

由于担任一份主编,他的本职工作很忙,所以只好利用节假日奔波于一条条弄堂,驻足于一幢幢老房子,通过半年多的调研得知:某区的16处在沪中央机关旧址,在城市建设中竟已有10处被拆除变成遗址;本市现存的几个中央机关旧址,除了一处因地块拆迁而腾出,其余均仍由居民使用。他对此心情沉重:旧址、遗址完全不同,前者保存着原砖原瓦,是历史,后者则本来面貌荡然,只能供缅怀,因而绝不能再让一个旧址变成遗址。至于重要旧址依然为民宅,居民日常在里面用明火做饭炒菜,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必须切实加强管理。

“让红色印痕永不磨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