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文化热点:杜绝校园需全社会共同守望—社会文化热点现象

近年来,性质恶劣的校园事件频繁在网络上,如何校园,已成为社会话题。日前,发文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校针对校园现象展开8个月的专项治理。(5月10日中国新闻网)近年来,校园案例频发,引发聚焦。据统计,仅2015年,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行为居多。校园案件的多发性、结果恶化、涉事人员低龄化等趋势,引发对学生安全的担忧,决策层部署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治理行动,是积极果断的应对之策。今年4月22日晚,网络平台数名女生轮流多次掌掴一名女生视频。4月25日,湖南永州市道县官网通报称,掌掴女生事件系琐事引发,目前已对涉事的多名学生进行处理,其中,3人被处以治安,另4人。4月28日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的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治理校园,突击性的专项治理固然及时必要,但要从源头根除校园的,必须多措并举,全社会共同守望。“破窗理论”,如果有人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人们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去打破更多的窗户。这便是犯罪心理的最初动因。“破窗理论”,必须及时“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与教育,好“第一个窗户”,就是从娃娃抓起。整治校园,从家庭开始、家长主动承担孩子的公德教育,学校扭转重教书轻育人的应试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知识课程的决定,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与开展重在知行合一知识课。加强小的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规则意识,信义团结,文明礼貌。教育工作者应的担当起育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职能部门与全社会一起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教育最忌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司法部门要善于、精于、巧于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安全文化与信息资源,尤其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鲜活生动的事例、案件,第一时间向学校源源不断地提供与教育素材,进而使中小学与课上得更加活泼,富有质感,接上地气。普法与司法部门可将已审结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涉及未成年的民事调解案件、治安行政处罚案件及时送到老师手中,让他们在授课中贴近实际,讲出“干货”,有声有色,使中小学生身临其境,喜闻乐见。还可以邀请一线、起诉审判人员等,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案说法,以身说德,进而提升教育课的实际效果。教育部门加大力度专项整治校园的效果值得期待,但风暴式整治能否达到釜底抽薪还有待观察。校园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认为,遏制校园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应立即出台“学校安全法”,通过立法,使各方义务、职责、责任具体化,教育、监管、督查与问责常态化。与全社会都应将校园安全当作头等大事,细化责任,强化投入,常抓不懈,动员社会力量监督校园安全,堵塞各种漏洞,防患于未然,方为治本之策。

点击查看:更多时政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