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娱乐

剑网3好玩么军民技术持续突破 长虹军民融合发展积蓄新势能降维攻击

  天舟一号成功发射、持续变轨、顺利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在我国航天科研人员及诸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成功将一批特殊物资送达天宫二号,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这是历史性时刻,既是我国航天科技与国防事业的再次突破,也是长虹军工技术及军民融合发展的再次厚积薄发。”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配合天舟一号任务,长虹提供了包括测量雷达、氧化铍陶瓷夹持杆等在内的多个产品配套,从发射、运行等多维度助力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并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注创新 军工与军民两用技术全面突破

  长虹创始于1958年,其前身为国营长虹机器厂(国营780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长虹经历了从军工立业、彩电兴业,再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目前已成为集综合家电、军工、IT服务、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2015年跨入千亿规模企业行列,其中军工集团66亿,在行业中的综合排名稳步提升。

  “长虹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军民融合的发展史。”长虹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凭借军工高可靠、高稳定性等技术和品质支撑,长虹在彩电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市场迅猛发展,成为名噪全国的“彩电大王”;而基于在民品领域、电子信息化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反哺”于军工。目前,长虹正将在信息集成、物联网、高可靠显示等方面的综合技术优势,运用于部队模拟仿真训练系统等,提升部队训练水平和各级指战员的实战指挥能力。

  军民融合发展,助推长虹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家电厂商之一,军工产业也得以稳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目前,长虹 军工系包括零八一电子集团、国营780厂、国营756厂、国营796厂和国营799厂等独立军工产业单元,产业涵盖无线电光电整机、配套装备、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领域,先后承担了“高新工程”、“宇高工程”等多个国防科研项目以及配套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为我国陆、海、空、天、火箭军等军兵种和实验基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整机及配套装备。

  据悉,除此次顺利配套天舟一号任务外,长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以及“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二号等,先后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了9大系列、1400多个规格、5万多只电连接器,配套涉及各个系统。以此次配套天舟一号的长虹测量雷达为例,采用特有的动目标跟踪技术,为发射指挥中心提供火箭发射初始阶段的实时参数和轨道信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为我国火箭发射提供全天候发射的保障,目前我国所有航天发射中心都已装备该雷达。

 

  以军工产业为核心 加速军民融合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强军战略的重要驱动力。作为四川省、绵阳市规模最大和军民两用技术储备最多的军民融合企业之一,长虹自然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投资界的更多关注。

  据悉,今年3月,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电子科技大学、长虹控股公司联合成立国内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落户长虹,该实验室主要围绕长虹军工集团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结合校企双方已有成果及资源,开展雷达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新体制雷达、新能源、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通过持续合作,将实验室打造成集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新产业孵化、技术信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平台,助力长虹军民融合发展。

  此外,长虹申报的轨道机车磷酸铁锂蓄电池组、低空无人机搜索告警雷达系统项目等11个项目,不久前已纳入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数量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长虹还与四川发展就化合物半导体芯片、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等三个军民融合项目达成股权投资合作协议,这3个领域的合作,可实现百亿级的军民融合产值增量,将进一步打通长虹军民融合上下游产业链。

  “军工、综合家电、IT是长虹‘十三五’产业规划的三大核心支柱产业,在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引领下,我们将结合自身需求及省市军民融合发展布局,集全公司之力支持长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长虹军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长虹近年来明显加快军工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的投入力度和战略布局,在资源整合、科研开发、园区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持续投入,每年投入到军民技术科研经费超过20亿元,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为长虹军、民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军民深度融合,是长虹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长虹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军民融合产业总体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以上,其中军工产业力争达到100亿以上。在国家主导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立足绵阳、面向西南、放眼全国,牵头完成绵阳科技城国家级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研发、军民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到2020年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发挥军地科技资源聚集效应,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