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劳动教育本质是品质教育

  8月24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道,《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之后,大家对新时代教育的内涵和边界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体力劳动如今已经过时了。对此,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回应:“我想这个问题比较大,体力劳动我相信永远不会过时,即使是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时代,我们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主要是通过劳动创造的。”(8月24日澎湃新闻)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受访教师表示,当下“崇尚分数、崇尚快乐”的青少年,有不少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

  这是劳动教育缺失的缩影,因此加强孩子劳动教育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怎么教、教什么却富有争论。的确,劳动是创造财富的途径,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须仰赖的手段,人生可谓离不开劳动。同时,劳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体力、脑力的,具体到职业更是五花八门。这也给劳动教育带来了困惑,特别是开劳动课到底怎么开,有的立足于教基础劳动技能,有的立足于劳动体验,莫衷一是。

  事实上,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人干活,更深层次其实是品质的锻造。通俗地说,学会干活简单,但愿意干活,不惧劳怕累却不容易。现实中,不少企业都在抱怨:不是人难招,而是很多年轻人不愿到生产一线,宁愿到行政打杂拿有限薪水,也不愿到车间拿高额工资。这些与劳动技能无关,而是精神缺钙。其实,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劳动创造,形式不同、领域不同,但吃苦耐劳、勤奋坚持的付出都是一样的。

  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精神,最终使其成为做人的基本品质与素养。正因为如此,劳动教育不能被简单当成技能课程,而应当成为中小学生品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贯穿于义务教育的全过程。

  去年教育部制定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就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作了精准的定位:一是全面的劳动教育,从技能性到思想性,强调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二是系统的劳动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根据年龄段的特点,分类施教,既有劳动又有教育,形成覆盖学校教育的过程体系。这是为劳动教育正本清源,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的明确方向。(木须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