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校外培训:校外培训应存在是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

  “双减”政策出台一年来,校外培训市场可以说迎来大变天。有些家长认为,应该取消校外培训,让学生们的学习都在校内完成,而有些家长却认为不应该取消,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吴颖民认为,校内教育不可能打包天下,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一些适度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是有必要存在的。

  另外,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司长俞伟跃也曾提出,“校外培训要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开展音体美、琴棋书画等培训,特别在学科类教学方面不要替代学校的教育功能。”

  未来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考试机器”。如此频繁的改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在将来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此次引导艺术等非学科校外培训成为“有益补充”,更是表明让孩子回归艺术教育的迫切性。孩子们能够利用减下来的时间,接触艺术,感受艺术。在艺术当中转换思维,得到放松;在放松的同时,体会艺术的美,在每一次欣赏美的同时,得到成长。

  学习艺术,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人生阅历,还能够拓宽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对于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深入,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措施也跟着出炉,对于一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教育部是这样要求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另外,教育部规定,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资质审查方面,按照“双减”文件,指导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培训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随着对非学科类机构开展的不断规范,一大批毕业于专业院校,具备专业资质的老师进入到艺术教育市场,让学生们接受到更加正规、专业的教育,也避免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市场,而被不良机构蒙骗,导致自己利益受到损失。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称,是国民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章中,肯定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校外艺术教育是国民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艺术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家长们帮助孩子选择校外艺术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想要让孩子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比起在学校从课本中了解艺术知识,校外学习更有助于学生从某一方面,更加专一、更加深入地学习,这也更加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艺术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美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等技能,而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且一定是面向人人的。所以既要在美育的课堂上教会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也要教给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立足于教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和专项艺术特长。

  通过在美育课堂上面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们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而在接受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掌握1-2项艺术特长,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同时也拥有了创造美的能力。

  同时还提出,美育教育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勤练、常演(常展)也是美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熏陶,除了学校定期组织的艺术类活动,学生们也要时常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进行展示,无论是唱歌或者是乐器演奏,学什么就展示什么。

  除了发表对校外培训的看法,吴颖民副会长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美育发展。他在参加今年的广东省文艺会谈时曾提出,要大力发展美育教育。他认为,美育教育也同样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灵教育,以及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一个新的技能,更是对于学生们全面的培养,不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艺术家,但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的气质、审美、以及自信心、逆商等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在不断的改革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民的艺术素养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