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深刻把握文化内涵做好文化传承发展

  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实现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这一前提是要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面准确的认知。同时,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寻找那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内涵,并使之得到转化。尽管目前的现实还有很多需要变革的方面,但同样存在更多的能够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变、发展的努力、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对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与把握。只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其基本价值体系与方,才能从中发现具有现实意义的内涵,并使之转化为解决当今现实问题的思想资源、价值引领与审美范式,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构建适应现代要求的审美方式,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五千余年漫长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发展历史中极具特色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这一文明形态,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发展具有本源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民族在其形成、奋斗的历程中,构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价值体系。包括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审美意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

  在漫长的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与世界其他民族共有的价值观。诸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信奉等。尽管对这些观念的解读还存在差异,但其基本价值是一致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行为准则,鲜明地体现了民族自身的特色。但是,人的存在最终不能脱离自然,所以是“天地生人”,是大自然养育了人,人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也正因此,人道必须遵循天道,必须符合天意。或者说,人的行为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对抗、对立、分离的,而是一体的,是共存并行的。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

  在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把握中,必须充分了解中华文化观照世界、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方。我们要切实把握分析问题的整体观与辩证法,就是最具民族特性的方。通过事物的表象来发现问题的本质,从相互联系的整体存在来找到整体特性,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来分析其发展的可能性。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方中,中华文化强调“中庸之道”。所谓“中”,并不是度量衡的中点,而是“合适”,是能够照顾到各种利益诉求、不同条件制约的“适宜度”,或者说最大公约数。如果能够找到这种适宜度,问题就会很好地得到解决,不会形成非此即彼的对立、对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体系、方,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审美范式既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人类宝贵财富,更是对今天的发展进步具有突出现实意义的精神资源。我们要在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同时,讲述中国的故事,做好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写好中国文化的代表作,在现代的审美意蕴中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与魅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