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杂谈

假日学校遍地开花 祖辈学堂其乐融融

  眉山市共有农业人口2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50万人的71.1%。留守儿童、贫困学生、“五失”青少年绝大多数在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眉山市关工委紧密围绕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开拓、主动作为,奋力推进全市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创新发展。

  近年来,眉山市关工委通过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办“祖辈学堂”、创办“假日学校”等活动,创新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特色品牌。同时,眉山市关工委2013年成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三年来,已筹资2030万元,关爱项目支出1300万元,为助推农村“五失”青少年帮扶提供了有力经费支撑。

  开办假日学校

  吸引500名大学生支教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一群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守着空寂的大山,陪伴着羸弱的祖父母,留守着一间间空屋子,牵挂着异乡的父母。暑假中,留守儿童更加孤独和寂寞,有的由于失去监管,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2013年7月26日,仁寿县关工委在黑龙滩四海社区创办了眉山市第一所暑期假日学校。连续四年,仁寿县关工委在全县各乡镇、村、社区举办假日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快乐、温馨、有爱的场所,让他们过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暑假。至2016年9月,全县四年先后共有100余万人次(办学20天)参加假日学校学习。

  仁寿县“假日学校”每年从7月中旬起陆续开办。各办学单位一方面利用已有资源,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增强活力。每所学校都开设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十几门课程,参与教学工作的还有来自全国40余所大学的500多名志愿者。

  蒙艺丹是德阳广汉人,就读于沈阳师范。今年她来到仁寿县大化镇水利社区当一名支教志愿者。初次踏进水利社区,眼前的景象让蒙艺丹感到诧异:一排排江南水乡式的民居,草木绿意盎然,蓝天白云小桥流水……这一切都和她想象中需要支教的贫困乡村相去甚远,她甚至怀疑起自己此行的必要性。

  然而和孩子们相处几天后,蒙艺丹感觉到,志愿者的到来对孩子们很有意义。她发现,虽然水利社区新农村建设得很好,环境优美,经济条件不差,但这里的孩子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些孩子最缺乏的是父辈和同辈哥哥姐姐的引导和陪伴。“其实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处理思想上的包袱。”

  蒙艺丹在假日学校里担任二班班主任。她印象最深的孩子是一个叫杨阳的女孩。“这个女孩特别勤学好问。上课的第一天,她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自己的暑假作业来问我,如果我没有给她彻底讲明白,她就会一次次跑到办公室来问我,或者是在自习课上拉住我不停地问,一直到她彻底明白了为止。”蒙艺丹了解到杨阳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小姑娘说她一定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见见外面的世界。这让蒙艺丹很感慨,可惜短短的时间里不能在学习上帮到杨阳更多,有些遗憾。

  在告别时,孩子们为志愿者献上汇报表演。听着孩子们的诗朗诵,蒙艺丹几乎不能自控,“这15天,与其说是我们在给他们带去知识和陪伴,不如说是孩子们在赠与我们感动和成长,但愿我的陪伴和引导能留在孩子们心中,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抹色彩。”

  2016年8月,在听取了仁寿县关工委举办“假日学校”,将假日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学习时,民政部留守人口调研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惠芳,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汪淳玉非常高兴,认为这不仅是为留守儿童找到了假期的好去处,又为外出务工的家长分了忧,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表示要将情况上报,建议在全国推广。

  祖辈学堂让祖孙各得其乐

  “作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给孙子讲懂法、守规矩的道理。孙子给你说什么不要嫌烦。特别要注意一条,包括在座的祖辈与同学们、小朋友们,要记住:优点当众夸,缺点个别谈……”年过八旬的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余德槐满脸皱纹、目光炯炯、腰板硬朗,当他那通俗易懂而又清脆的话音一落,一百多人的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今年暑假快结束时,在眉山市东坡区白马镇龚村举办的祖辈学堂的场景。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关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不断探索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度过,而未成年人处于长身体、养习惯、增知识的重要时期。家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长期性、经常性、社会性。东坡区关工委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率先办起了“祖辈学堂”,积极与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同时,在2012年,东坡区关工委针对忙于经商或务工人员早出晚归的实际,办起了家长夜校,接着采取上下联动方式与学校配合,在城区与乡镇中小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受到家长与学校的好评。

  如今,东坡区的祖辈学堂如雨后春笋,地处总岗山脉的万胜镇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学龄分层次开办祖辈学堂。他们邀请区关工委授课教员,又聘请当地的老教师、老公安、村委老支部书记、老干部、老协会员们作为教师进行授课。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引导祖辈作行为习惯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引导祖辈作行为与心理疏导;对初中生,以法治入手作青春期远离毒品、正确上网的讲解。同时,镇里还给前来听课的祖孙发送了听课记录本、禁毒宣传资料、家庭与成长教育的光盘、健康上网等书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初,眉山市东坡区已举办祖辈学堂110期,2.1万多人次参加学习听课。同时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夜校90多期。据介绍,目前“五老”自愿结对“五失”未成年人230多对,整个东坡区转化违法、性格叛逆、行为不端等问题留守学生1千余名,经转化后有78人考上重点大学。现在全区逐步形成家长夜校、家长学校、祖辈学堂、夏令营等多项互补的对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的体系。

  实现孩子们新年心愿970个

  寒冬来临,为进一步落实彭山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努力发挥关工委、团区委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切实帮扶贫困青少年群体,2016年11月1日,举行了2017脱贫攻坚彭山暖冬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区关工委、团区委及全区13个乡镇团委书记和团干代表参加,会上对各乡镇暖冬行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将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负责人。随后组织4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乡镇团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同样的冬天别样的温暖”2017脱贫攻坚彭山暖冬公益行动骑游宣传活动。

  13个乡镇因地制宜,通过衔接学校、走访摸底、广泛了解、公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心愿收集、心愿认领、心愿实现等环节,并在人流量集中的街道、社区醒目位置设立了“爱心认领屋”,把五彩缤纷的心愿卡串起来挂在爱心认领屋内,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支持,帮助贫困青少年完成心愿。

  “我想要一个新书包”、“我想要一副乒乓球拍”、“我想要一套中国四大名著”,一个个小小心愿,迅速变成了一座座“连心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心愿认领人士来到“爱心小屋”表达自己的心愿,他们中有志愿者、农民、工人、政府工作人员、教师、企业退休职工、创业者、企业管理人员。有的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到现场共同认领心愿。对于需要关爱的青少年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心愿实现天使”。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收集贫困青少年新年心愿970个,截至目前,所有心愿已全部被认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谢谢张叔叔,我想要一套四大名著的心愿实现了!”净皇学校的学生胡美捷高兴地告诉我们,她一直以来的心愿终于在暖冬活动中实现了。

  在“乡镇关爱遍地开花”的同时,彭山区关工委、团区委在全区范围内挑选了部分特困优秀学生进行关爱帮扶,将100床暖冬御寒棉被送到100名贫困青少年手中,并为163名贫困青少年学生举办了为期2天的冬令营活动。另外,团区委会同区关工委再一次对全区69名“五失”青少年开展近况摸底,符合条件的,向他们每人送去暖冬资金1500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迎接美好未来。

  募集善款2000万元

  倾情关心下一代

  眉山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是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报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原始基金为400万元人民币,由眉山市人民政府财政划拨,业务主管单位为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基金会从2013年成立以来,经历了起步学习,探索实践,总结完善,渐进发展的过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3年来,已募集社会各界捐款2030万元,公益项目支出1300多万元。基金会每年通过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省民政厅检查合格,2015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十佳慈善爱心组织。

  基金会成立三年来,重点开展了“助学成才,放飞梦想”、“助孤助困助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完善”、“贷动青春,助推创业”、“关爱青少年活动室”建设等项目,助推我市青年就业创业,为特殊困境青少年雪中送炭,为困难家庭学子圆梦大学,为扶贫攻坚战略倾情助力,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做出了显著贡献。

  [人物故事]

  八旬“老槐树”:人虽老矣情怀仍在

  八旬老人,本应该在家人陪伴下安享晚年,但有这样一位这样的老人,81岁高龄仍然“很忙”,帮助一个又一个曾经困惑的青少年迷途知返,让一个又一个为孩子担忧的家庭重新找回幸福感。他就是青少年的贴心人——余德槐。

  发挥余热温暖祖国的花朵

  “余爷爷!你来啦!”10月14日下午2时,在眉山市某中学阶梯教室外,一群初一同学热情地向余德槐打着招呼。

  余德槐一边高兴地回应,一边嘱咐同学们:“不要跑得太累,一会儿要上课了。”这已是余德槐在该校为学生们讲课的第三天。

  1996年,余德槐退休了,但他还想为社会做点事。退休前,他是新华书店的一员,退休后,又做起了青少年心理教育咨询工作。

  前不久,余德槐和某中学一起组织30多名学生去市关押中心接受教育。“这些孩子都有些顽皮、不爱读书,成绩差,品德也有点小毛病,是大家眼中的‘坏小孩’。但是当这些学生走进监狱,看到没及时纠正‘小毛病’而铸成大错的事例时,受到了震撼。”余德槐说:“这些同学回到学校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改正了不少毛病,学习也更上进了。”

  近10年来,余德槐自费去了20多个监狱、劳改场所,帮教转化犯罪青少年,向服刑青少年赠送3000多册书籍,回复了30多个劳改场所70多名失足青少年的来信,用诚挚的关爱与感召,帮助这些青少年回归社会。

  “槐”荫后人甘当青少年“贴心人”

  在近20年的漫长岁月里,余德槐先后到过成都、眉山等地近百所中小学校,参与授课1600多场次,围绕“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入浅出地宣讲《人生与价值》《人与法》《中国梦》等思想道德课,听众达83万余人次,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当遇到困惑、烦恼时,一些青少年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信向余德槐爷爷倾诉或寻求帮助。对所有来信者,余德槐总亲笔回复。近14年来,他共向青少年回复信件4000余封。对亲自上门者,他总是热情接待,积极帮教鼓励。

  几年前,一位叫李某的初中生,放学后总跑网吧,甚至夜不归宿,母亲也拿她没办法。后来,李某的母亲请余老帮教,经过近一年的耐心帮教,李某终于戒掉了网瘾,并努力学习,考上了中等职业学校。李某电大毕业后还顺利找到正式工作。每次回想这件事,余德槐便倍感欣慰。

  近两年来,余德槐还举办了“家长学校”74期,对3980余名学生家长开展培训,既提高了家长对教育的责任感,又让家长学到了科学的家教方法。与此同时,区关工委还动员各乡镇(街道)关工委联动,举办“祖辈学堂”98期,全区15480余名祖辈参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诲人不倦争做禁毒宣传使者

  为广泛宣传禁毒知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余德槐成立了眉山市禁毒宣传中心,他不顾高龄年迈,常年活跃在全区禁毒宣传战线上。

  他制作了禁毒宣传车和标语牌,始终坚持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禁毒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车站,走进乡镇、村社散发禁毒宣传资料,积极宣传禁毒知识。他还组织青少年到市、区戒毒所参观,强化警示教育。此外,他还多次到周边市、县学校与失足青少年面对面宣讲如何珍惜生命,谨慎交友,识别、远离、拒绝毒品。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余德槐著有《余德槐青少年品德杂谈》《知荣明耻谈家教》《青少年健康上网必读》《梦想飞扬》等书,指导家长做合格父母,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余德槐先后荣获“中国保护未成年杰出公民”、“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韬奋出版奖”、“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国禁毒优秀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

  如今,已踏入耄耋之年的余德槐,依然诲人不倦,很多人好奇地问,他的动力来自哪里?余德槐感慨:“人虽然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