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资讯  民生

胡昇荣:一如既往地扎实推动小微金融服务跨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各家金融机构在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助推小微企业、“三农”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导向,努力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2016年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银监会提出的“三个不低于”目标,多策并举支持小微实体经济发展,全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851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增加501亿元,平均申贷获得率达90%。

  二、创新服务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在创新小微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工行省分行营业部以科技园区、专业市场和商圈的小微商户为重点,以供应链融资和网络融资为创新突破口,批量服务小微企业客户;建行省分行营业部针对存量无贷户,充分应用系统“大数据”技术,筛选优质客户,聚焦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联动营销;招行南京分行与省国税局、微众税银公司共同开发的银税系统成功上线户存量客户完成网上授权授信;银行南京分行充分借鉴中关村分行小巨人创客中心经验,在江北新区支行成立分行“创客中心”,加大与探讨建立中小信用保险基金,共造项目、共担风险,切实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内部机制,打造专业团队。小微金融相较于大中型企业金融业务,效用低、风险大,增强小微金融的专业经营和监督考核水平,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已越来越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一是打造专业化的小微企业团队。二是加大考核力度。

  四、培育创新产品,开展特色经营。金融机构注重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培育特色小微金融产品和服务。工行省分行营业部先后推出了“网贷通”、“创业贷”、“财服贷”、“集中收银贷”等个性化短期金融产品;农行省分行营业部积极营销和推广契合小微企业经营需求特点的“金科通”、“科贷通”、“苏科贷”等系列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南京银行根据“助力小企业、启动大未来”的品牌定位,打造了多层次的小微服务品牌,已形成“鑫活力”、“鑫智力”、“鑫微力”、“鑫动文化”、“鑫星农业”五大品牌。杭州银行南京分行“百业易贷”;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创业助力贷”;光大银行南京分行“抵押融易贷”等产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五、创先争优,营造榜样引领力量。在推进小微金融竞赛活动中各个单位都涌现出一批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优秀员工。如南京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徐玲,围绕“鑫伙伴”计划、科文金融、微贷业务三大重点开展特色化工作,推进“小股权+大债权”的投贷联动模式,成功落地23家;民生银行大明支行行长闫博,始终将服务质量贯穿整个经营管理环节,切实以客户为中心,改善网点设施和业务功能,设立私人银行中心,提供热情高效服务;工行南京江宁支行客户经理李奇俊,立足小微建功立业,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25亿元,贷款持续保持零不良。

  不过,南京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繁重,我们要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推动小微金融服务创出新举措、跨上新台阶。为此我们:

  一、切实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监管部门明确提出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我们应严格执行,并且加强对小微企业贷款比例、贷款覆盖率、服务覆盖率和申贷获得率等指标进行定期考核,把服务小微企业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不断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今年我们要在服务功能、服务方式、产品创新上进一步狠下功夫。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特点,不断开发有特色、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要借助、开发园区、商会的力量,大力发展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推动开办商业保险、融资租赁和定向信托等融资服务。积极借助和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

  三、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多方联动,重点发展高成长性小微企业。二是引导小微企业面向市场直接融资。三是协调推动银行、保险、租赁、信托等的金融业务联动,不断提高服务小微企业多元融资需求。

  四、创造条件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基金。借鉴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成功经验,创造条件整合市、区财政补偿金,建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并可探索建立以主导,银行支持,企业参与的小微企业互助基金。从而增强银行和企业风险共担能力,切实提高贷款质量。

  五、防范金融风险,全面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发展。针对当前国内外市场的变化,部分地区和银行小微企业风险、不良贷款反弹的情况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该主动防范风险,科学把握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客观规律,加强预警,及时完善小微企业客户甄别技术和风控机制,对潜在的重点风险和苗头性、趋势性风险隐患,要提高敏锐性,重点加强监测和管理,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