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旅游

南京: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与江共生、拥江发展新篇章

  “同步观测,全民寻豚”!11月12日,第四届“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和生态摄影师等,在江豚活动集中的12个观测点进行为期一天的观测。

  上月,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的第四次长江江豚科考江面考察工作刚刚结束,南京等江段观测到的江豚头次数量明显增长。

  此次长江江豚科考,是2020年12月3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活动全面启动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

  “十年禁渔”活动全面启动前不久,2020年11月14日,习总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南京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切期望,切实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与江共生、拥江发展新篇章。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微笑天使”江豚逐浪的情景频频出现,成为长江生态持续好转的有力证明。

  为了这抹“微笑”,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南京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今年9月29日,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协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安徽省会审查批准,于今年10月24日起同时施行。

  本次协同立法是南京都市圈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南京和都市圈流域城市一道,针对各类“长江病”追根溯源、系统治疗,不断破解水体治理等难题,推动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南京是长江进入江苏“第一站”,是全省唯一一座跨江布局的城市,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仅外秦淮河干流段就有45条支流汇入,流域人口约500万人,水情较为复杂。南京长江水环境治理,也不断“从岸线整治转向全域空间治理”。

  截至目前,全市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28条入江支流水质达标率、26条国省考黑臭水体监测达标率均保持100%,水环境监测质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

  水环境等生态环境质量好不好,生物多样性是重要指标。被称为“江中碧玉”的新济洲,曾经是“环境不好、生物不多、防汛不安、出行不便、生活不富、群众不满”的“六不”江岛。“如今再来新济洲,这里已是一番新天地。”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李全文说,他每天都要查看岛上架设的25个高清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看看又迎来哪些新成员。

  李全文口中的“新成员”不是上岛人员,而是鸟类。在实施政策性移民的基础上,南京率先探索“整体性、原生态、系统化”的湿地保护新路径。目前,新济洲岛上植物已增加到555种,其中不乏鹅掌楸等珍贵植物,鸟类增加到190余种,铜鱼、苍鹭等珍稀动物达269种,南京段江豚数量由20多头增加至50多头,曾经的“荒芜萧条地”成为“生态聚宝盆”。

  今年5月5日,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入选2022年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结果公示名单。作为中国第一家独具特色的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新济洲实现了“长江大保护得强化、生物多样性得优化、水体原生态得净化、整体性环境得美化、制度性成果得固化、可持续发展得深化”的“六化”综合效益,改写了曾经的“六不”历史。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确保长江得到有效保护的治本之策。

  坚持新发展理念,南京在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正努力实现从岸线整治转向全域空间治理、从水质提升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生态保护修复转向绿色低碳发展。

  “三个转向”,步伐铿锵!今年9月22日下午,南京市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签署在宁企业转型发展合作协议,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北新区签署落户协议。

  依江而建、滨江发展,中石化在宁企业为我国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发挥重要作用。南京与中石化将肩负起各自的责任使命,协同推动生产过程低碳化,加快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在降耗增效上迈向国际国内最好水平,共同打造央企和地方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合作样板,为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和能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两年来,南京长江岸线生态“绣”带进、生产“锈”带退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成果持续巩固。

  在退出的生产岸线全部还给母亲河、让给老百姓的基础上,南京正追根溯源、系统施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管控,努力实现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贯通融合。

  今年11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榜上有名;2021年12月29日,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被正式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南钢、董事长黄一新表示,以“自然山水为摇篮、以绿色生态为脉络、以钢铁文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南钢持续推进工业文化旅游区的创建,目前已打造20个成熟景点,设计了“红色旅游、智慧旅游、钢铁工艺游、休闲旅游、运动旅游、综合旅游”六条主题参观游线,游客不仅可以走进钢铁的“数字世界”、智造的“工业大脑”,沉浸式体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还可以了解厚重的工业文化。

  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将坚持破立并举,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钢铁、石化等沿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长江南京段大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努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南京依江而生,伴江而兴,长江也为六朝古都积淀下了厚重的文化“家底”。

  在刚刚收官的南京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市文化和旅游局重点对长江南京段文旅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梳理。

  古金陵48景中的栖霞胜景、燕矶夕照、永济江流等11处长江故址依旧可寻;南京城墙(狮子山段)、浦口火车站旧址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胜利纪念碑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静海寺遗址等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佛狸祠遗址等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800余处文旅资源点,充分展现了南京因江而生、因江而兴的生动画面。

  “长江南京段文旅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涵盖了长江古都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文学文化、山水文化、秦淮文化、工业文化、儒释道文化。”去年6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担纲,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提炼出了“长江文化八大主题”。

  日前,市民高蔚登上“长江传奇”号游轮感受滨江夜游,十分惊艳,“两个小时的航程,沿线看点十足,有很多文化底蕴十足的景点建筑及新景新貌,阅江楼、南京长江大桥在夜色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长江传奇”游轮和其所处的幕燕滨江风貌区,承载了厚重的长江文化“家底”。两年来,该片区通过“江岸联动”,不断挖掘长江文化,打造长江主题游线,成为市民游客钟爱的打卡地。

  长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拥江发展的古城南京正积极行动,努力走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前列,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的璀璨明珠。

  为更好地推进南京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加快建设南京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今年下半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快推进研究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先期与学贺云翱教授团队、张鸿雁教授团队共同研究完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思路研究》,以南京长江文物及文化资源分布、山形水势为基础,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求,依托长江主干及主要支流河道,构建“一主三线,九园多点”“两岸一体”的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

  扬子江畔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千帆竞渡”的雕塑下,停泊着曾在渡江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京电号”小火轮,97岁的它依然威风凛凛。

  新征程,再出发。南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各项部署要求,以“满格动力”和“充沛精神”,推动“人江相近、城江相融”,奋力谱写与江共生、拥江发展的新篇章。南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