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楼市

合肥论坛文献与历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合肥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2016年3月19日至20日,“文献与历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开题报告会在合肥举行。此次会议由“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课题组主办,安徽大学新闻学院、《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史学月刊》编辑部、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联合承办。

长期从事近代中国海外珍稀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知名学者金以林研究员对该项目充满期待,也很有信心。他说,历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记录,其他任何社会科学的研究包括新闻学科都建立在历史学科的基础之上。文献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历史文献,其他任何学科的创新都是无源之水、无缘之木。

图书馆藏中国近代文献辑录和整理涉及中国文献海播的历史语境,及其海外文献与中国近代史书写等重大研究议题,与会专家也围绕“文献与历史研究”对相关学术前沿展开讨论。王天根教授强调,文献是整个学术大厦的基础,文献传承关联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因此,史学研究不仅要探讨文献的内容,更要注重探讨文献与社会文化传承和历史认同之间的关系、文献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文献与博物馆、陈列馆的空间展示之间的关系,这些应该是日后学术界应该推进的内容。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网讯2016年 3月 19日至20日,“文献与历史研究”高端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开题报告会在合肥举行。此次会议由“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课题组主办,安徽大学新闻学院、《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史学月刊》编辑部、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联合承办。图书馆藏中国近代文献辑录和整理涉及中国文献海播的历史语境,及其海外文献与中国近代史书写等重大研究议题,与会专家也围绕“文献与历史研究”对相关学术前沿展开讨论。

会议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的开题报告展开。首席专家王天根教授在19日下午的开题报告中汇报了该项目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径、研究进度等。他指出,该课题旨在以图书馆藏中国近代原始档案文献等为基础,对有关中国近代珍稀文献系统整理,尤其侧重对刘半农、萧一山、向达、王庆成等先贤未曾涉及的300份原始卷的辑录和考释。南开大学王先明教授、师范大学李帆教授等提出了众多性的意见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安徽大学副校长京教授、《史学月刊》主编郭常英编审、安徽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姜红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南开大学、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课题组首席专家王天根教授及参加了会议。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罗检秋研究员说,历史典籍的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社会背景以及人的思想变迁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文献到文献很有价值,这不仅仅是新闻学所需要的,也是历史学研究有待加强的领域。

通过此次会议,不仅为高质量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辑录、校勘并考释”凝聚力量、指明方向,也是从历史文献与的交叉视野审视文献研究的一次尝试,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课题组首席专家王天根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说,史学研究关乎国家命运、国计民生,本项目研究的资料搜寻工作难度很大、工作量庞大、历时长,他将会邀请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参与其中。

郭常英说,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的珍稀文献为当今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素材,但同时也让我们深思中国文献如何流失海外?近代之间文献的途径和方式问题如何?文献与社会网络有何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认识文献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研究文献问题。此次研讨会以“文献与史学研究”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于史学界来讲,文献学并不陌生;对新闻界而言,学是轻车熟。可见,对文献的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一种,既需要我们有牢固的历史学基础,同时更需要与学理论融会贯通;既需要我们了解者渠道、内容、受众、反馈等学理论概念,同时更需要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