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网事

南京最“暖心”饮料背后的故事:小贩在院里削甘蔗_南京那些事

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一杯奶茶要十多块,一杯鲜榨果汁上了“二”字头,但在大桥南家乐福后面的一条并不显眼的巷子里,有一杯暖心的饮料3元起售。

“倔老头!他每个月一定要塞给我300块的电费,我推了多少次,最后实在推不了,让他每天中午在我家吃顿饭,他还觉得欠了我的,来客人他就帮忙招呼,发不出声音,他就在门外拍巴掌帮我招揽客人。”孙峰说了第二点,傻。他强调这个词并不贬义。“一根根挑最好的削,放甘蔗时特别注意有没有红心,一旦被他发现,一大截甘蔗就整个扔掉,这个事情搁到其他卖甘蔗的人那里,可能是你求他们别放坏的,老头这边是他告诉你小心别喝到坏的。”

十年前,张松年的甘蔗摊并不摆在这里,而是支在边。随着道拓宽,老下关车水马龙的盛景也蔓延到这片小摊小贩集中的马口,鼓楼区阅江楼中队的院子也就离这里不到3分钟的程。下了决心想还于民的队员们,不止一次静默地站在张松年和与其他小贩面前“施压”。

它是一杯普通的鲜榨甘蔗汁,它的背后有一位特殊摊贩、一对好心夫妇和一群暖心的故事。3月30日,南京不少网友的朋友圈都被一条“甘蔗汁”的故事刷屏,故事的起因是在大桥南卖了十年甘蔗汁的聋哑老人张松年“摊上事了”。让人诧异的是,以往会和小贩“对立”的,这次却主动伸出了手,帮起了小贩“做买卖”。

街坊顾客: 3元的甘蔗汁估计只有他在卖

张松年的榨甘蔗机器终于不用再拖根百米长的电线了,但是满满一车的甘蔗让他纠结,放在小面馆门口,显然会对帮自己的小老板孙峰“添堵”,也不会不管,但自己家在方家营,天天回去取甘蔗,不新鲜,也不现实。

队员小严回忆,最后,大家商量,队长拍板,一个奇异而暖心的画面诞生了,聋哑小贩张松年,每天先是在中队大院里削甘蔗做出摊准备工作,一削已是半年。每天来大院“报到”,张松年只能用肢体动作向队员们不断致谢,削下来的满地甘蔗皮,他每次都是悄悄干净,一片不留。

孙峰夫妇2002年从陕西商洛到南京来开店,经营的小面馆充满陕西特色,和张松年的甘蔗摊一眼看上去并不十分协调。孙峰的女儿今年8岁,在孩子出生前,孙峰夫妇就和张松年熟识了。

队员:他是第一个在大院削甘蔗的小贩

记者赶到张松年的摊位时,家住附近的徐师傅正牵着放学的小孙女儿来买甘蔗汁。整个购买过程都是无声进行,门栏上有从“3”到“7”5个醒目的红色数字牌,对应着下方从小到超大号的杯子。徐师傅指指的数字“3”,张松年会心一笑,带上一次性手套开始压榨。甘蔗汁细流一般地淌入小杯子,让人感觉到快溢出时,张松年才把杯子递给徐师傅的小孙女,小姑娘熟练地抿一大口,空出一截的杯子,随后再次被接满甘蔗汁,封口。

交汇点记者周晶

“刚开始他的摊子在边摆,榨甘蔗的机器要通电,我看他是聋哑人,就从我家拉了条线给他。”孙峰说得很客气,张松年看到孙峰和记者交谈,意识到是在说自己的事情,对着记者冲着孙峰的方向不停地点头,竖起大拇指。孙峰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想多聊自己,只是告诉了记者两个关于张松年的细节。

用一个“请”而不是“赶”,队员小严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中队从上到下都知道张松年在街坊中的口碑,老人身残志坚,他们也一直怀有几分。中队长严文群和面馆老板孙峰沟通后,一个能给张松年遮风挡雨的“固定摊位”就扎根了。

徐师傅告诉记者,他几乎天天带孙女来买一杯张松年的甘蔗汁。“聋哑人,不容易。更何况他做生意实在,他不是给我孙女儿一个这样加两次,不管大人小孩他都给人多放一些。”徐师傅表示,正因为张松年习惯性地“加量”,附近常买的孩子们,看到杯子快满了,就自觉把小嘴撅着期待着第一口甘蔗汁,这个场面也成为张松年甘蔗摊上十年来的一道风景。

“张松年可能是第一个在中队院子里削甘蔗皮的小贩了,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个。”小严说,这个场面他到现在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还是那句老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还是肉长的。”

张松年的甘蔗摊,虽然“隐藏”在边的一家“特色面馆”里,但是摆摊的,却是这家面馆门口最显眼的。下午不是面馆忙的时间,老板孙峰一边女儿作业,一边帮张松年张罗意。“他听不见,你要拍拍他。”孙峰好意提醒着第一次过来买的生客。

张松年的甘蔗摊生意说不上火爆,但来买的顾客,多数都不是第一次光临,在附近上了三年班的陈小姐用南京话嚷了一声“干渣(甘蔗)水”,尽管知道老人并不能听到声音,她仍然觉得这是尊重聋哑老人的“平视对话”。陈小姐告诉记者,除了在张松年这边还卖着3元的甘蔗汁,其他地方,同样的小杯子,早已经是五六块起步了。“说实在话,他家甘蔗汁太浓太甜了,你要在别的地方买一杯,到他家来不见得喝得惯。”陈小姐说完,笑着接过老人送上的“第一口”。

面馆老板:老头认真倔强非要塞给我电费

张松年今年66岁,在大桥南,他的名字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经由他的手一杯杯榨好的甘蔗汁,却是这一带不少男女老少住户的心头好。张松年和老伴都是聋哑人,因为交流困难,一份正常的工作对夫妇俩来说并不容易寻到。为了养家,张松年开始在大桥南支起了甘蔗摊,这一摆,就是十年。十年间,这位聋哑老汉的生意经就只有两个字——“”,量足、不掺水、不卖有毒的红心甘蔗。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每次的劝说,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看到这样挣着辛苦钱的流动小贩,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有个正规的地方歇脚经营,不至于风里雨里地躲。特别是张松年,他是残疾人,生活更不易。”队员小严告诉记者,因为车流密集,上下班的行人和接孩子放学的老人在斑马线上行走,不通畅,很容易就被流动摊位挤到中间。为了让这个地方再少一些隐患,中队长严文群和队员们决定,要把张松年“请”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