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车市

2020年车联网行业市场竞争力及发展前景分析

  车联网是指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路、行人及互联网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网络。车联网是利用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车辆的静态和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通过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重要应用。

  目前,我国车联网与智能交通行业处于初级阶段,车车通信与车路协同是未来发展方向。当前车联网仅仅是车上有通信装置的车载导航娱乐系统,车辆能够通过公网和车辆后台进行通讯,获得导航等初级服务。未来有望通过无线短程通讯技术,实现车与道路的信息交互,以获知周边车辆速度、位置信息等微环境信息,预测事故概率,提高行车安全性及交通效率。提前布局互联网操作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芯片等领域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我国已经具备较高水平的汽车保有量与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基础,同时用户消费水平升级带来对汽车性能、车载设施功能需求的提升,深度学习技术的积累与应用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程,因此,智能汽车势必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又一超级终端。车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具备基本网联能力的车载信息阶段;第二阶段为智能网联汽车阶段,通过V2X技术,车路开始协同;第三阶段为未来的智慧出行阶段,车路协同在智能交通和高级自动驾驶中广泛应用。目前,车联网发展处于第二阶段。中国的5G技术走在全球前列,在5G时代,中国的车联网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同时,自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车联网的发展,2019年中国V2X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V2X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数据显示,车联网市场规模巨大。专家及媒体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5-3亿辆,按照15%的渗透率,具备联网能力的车辆将达到4000万辆左右。以每辆车1000元的硬件产品价格来估算,单是硬件市场就有400亿元规模。而随着产品功能的丰富,单辆车的硬件产值也会翻倍提高,加之互联网服务,车联网市场的空间可以在5-10年内达到千亿甚至万亿规模。智能座舱定义人车交互入口,ADAS与信息娱乐系统成车联网产业主要增长点。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汽车座舱逐步发展为融合了液晶仪表、HUD、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联网模块的智能座舱,并成为人车交互的核心载体。ADAS与信息娱乐系统是汽车电子集中创新领域,也是车联网市场需求的风口。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车联网市场研究及投资建议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期间ADAS与信息娱乐系统年复合增长率分别将达到19.3%与7.9%。然而,由于在车载信息采集、车载运算处理与人机交互领域,中国仍存在短板,因此在ADAS与信息娱乐产业中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份额较低。根据数据,我国90%的车用传感器被欧美厂商垄断;在运算处理方面,汽车芯片全球TOP60中仅比亚迪为中国企业,国内芯片厂商难以进入ADAS等领域的前装市场;人机交互方面,我国汽车仪表盘显示面板全球出货量市场份额从2014年10%升至2016年20%左右,但在AR等新型交互领域尚需进一步积累。目前,我国车联网的渗透率还较低,未来随着车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车联网发展潜力巨大,国内相关企业在车联网各细分领域积极布局,除传统车企外,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联网。由于智能座舱量产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同时全球范围内汽车5G网络的应用将加快推动智能座舱上市,智能座舱域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ADAS域,2019年全球智能座舱域出货量为40万套,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域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套。中国的5G技术走在全球前列,在5G时代,中国的车联网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同时,自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车联网的发展,2019年中国V2X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V2X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我国城镇化程度较高,也为各种创新服务提供了较大的人口基数。而且中国人普遍生活节奏较快,因此对于那些能够将自己与周边服务供应商联系起来的技术。这一现状,为车联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目前车联网相关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先期投入规模达百亿元,支持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研发。未来,中国有望发展为全球车载信息服务业最大市场。

  《2020-2026年中国车联网市场研究及投资建议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国统报告网)》

  (国内外行业发展环境变化趋势、政策调控方向、市场发展趋势、产业竞争趋势、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未来3-5年行业的整体发展、生产能力预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