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生活  网事

为何古人常说“宁可夜宿坟地,不能留宿庙宇”?这有什么讲究吗?

我们知道,寺庙是佛教的标志建筑之一,从汉代传入我国以来,本着“普度众生”的思想在中国各处落叶开花,自然也有大量的寺庙被修建出来,直到今天寺庙还是人们烧香祭拜的一个去处。佛家讲究济世度人,时常会在半夜敞开寺门,收容需要之人,这本就是一件好事,可为什么在古代,会流传“宁可夜宿坟地,不能留宿庙宇”这样的民间谚语呢?

寺庙是佛教弟子居住修行的地方,很多寺庙会在晚上收容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或者外地差旅的行客过夜,但是一些有经验的却并不会选择到寺庙中过夜。因为他们知道,寺庙里面会收留太多的人在晚上,其中不乏一些偷鸡摸狗之辈,三教九流之徒,在这样一种云龙混杂的地方,自己所携带的财产、乃至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保障。相反坟地虽然阴森恐怖,却也没有闲杂人等敢靠近,反而会安全得多。

再者,除了寺庙中收容的人,在古代,寺庙中居住的和尚也并不都是善人。在古代因为剃度出家后就不在官府的统计管理之列,所以有很多法外之徒为了逃脱追捕惩罚会跑到寺庙当和尚,这些人贼心不改,就容易在佛门清静之地作出一些不法之事。

在很多反映古代民众生活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关于僧人行不法之事的例子,比如《水浒传》中鲁智深杀人后出家逃避官府追查,土匪乔装和尚在瓦罐寺杀人劫财等等。

除了对安全的考量之外,寺庙中居住的也分男女之别,许多外地来的行客初到此地,如果是和尚庙倒也还可,如果是像尼姑庵这样的女僧聚集之地,在讲究男女有别的古代是一种非常大的禁忌。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寻找人迹罕至但又不会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可能说不住寺庙宁住坟地只是一种夸张的说,但是这真正反映的是对人心的戒备,尤其在像寺庙这一类的带有公共性质的建筑中,更需要注意那些杂七杂八来源的人,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正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