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生活  网事

抗战胜利后,曾大量使用的驳壳枪,它们都去哪了?

跟上个世纪不同,现在电视电影作为大众艺术和主要娱乐方式早就走在了寻常百姓家,要知道在过去,能看电视的都是当时的富贵人家。改革开放后,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各方面提高都非常的快,口袋富足了,所以电视才如现在一般普及的。

载体有了,内容也要跟上来。随着电视机的增多,电视电影剧目制作也跟着繁荣。国家建了很多影视城,比如我们熟知的都匀影视城、白象山影视城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横店影视城,每年上映的80%影视剧皆出自横店,其中这里面又以古装剧和抗日剧制作最多。

仅在2018年,抗日剧的制作集数就已经超过2万集,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电影。在抗日剧中,有一把枪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已经到了观众默认它是八路军标配的手枪。这把枪就是----“盒子炮”德国毛瑟军用手枪。

抗日战争时期,毛瑟军用手枪曾大量装备我中国军队,八路军亦缴获不少。上至朱总司令,下至基层指战员,都配有此枪作为自卫武器。由于毛瑟军用手枪太过普及,我国也称“驳壳枪之国”。但令人奇怪的是,解放后,抗战时期曾大量装备使用的驳壳枪,为何却被淘汰了?它们都去哪了?

毛瑟军用手枪,也称“驳壳枪”,外号“匣子炮”、“盒子炮”。1895年定型,1896年生产,是最早的自动手枪之一。具有威力大、高可靠性、使用简单的优点,在150米距离内,几乎一击致命。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精度低、环境适应性差、装弹速度慢等缺点。所以这款枪在当时的西方相当不受待见,但是在当时武器禁运、封锁严重的中国就是别样的一番景象了。这款枪不被禁运,加上国内战事连连,对武器的需求很大,所以大量进口并自己仿照了大批“驳壳枪”,在抗日战场被普遍使用、发挥巨大作用。

但是到了1945年二战结束,再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这款枪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是一款是一款“明星武器”。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冲锋枪已经大规模装备部队,冲锋枪在射速、精度、弹量方面都比驳壳枪占据更大的优势,驳壳枪已经落后于当时其他武器,无法适应当时的作战需求,就逐渐被淘汰了。

淘汰的驳壳枪后来有一部分作为警用枪分给了警察部队,大部分是封存的。现在你想看到这款枪,基本上只能在博物馆看见了。因为除了情怀,它已经没人再使用、关注了。

其实不仅人是有寿命的,枪械也是有寿命的,没有人会一直是常青树。驳壳枪被淘汰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再厉害,你一旦不再适应时代发展,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从而沦为被封存入箱底的那一批人。

但是即使驳壳枪被淘汰了、封进博物馆了,但是它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我们依然需要铭记,因为没有一款手枪像它一样,曾这么大规模地装备抗日队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铿锵玫瑰手语舞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