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网事

专题|国家公祭日勿忘历史!历史话题相关全素材

  今天是12月13日,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难以忘却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哀悼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捍卫和平的强大意志。

  民族记忆,铭记屈辱,自强不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崇尚英雄,缅怀先烈,尊重历史,弘扬正气。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其中还包含“红色基因”“时代楷模”“红船精神”“家国情怀”“文化”“中国梦”“文化传承”等关键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我竖起一座纪念碑,比铜还坚固,比巍巍的宫殿还高,无论是暴雨,无论是午夜的狂风,还是绵绵的岁月都不能摧毁它。——贺拉斯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郁达夫《沉沦》结尾

  在耶路撒冷有一段哭墙,对犹太人来说,那是“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对中华民族来说,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也是一段“哭墙”,因为那是距离历史耻辱最近的地方。透过遇难者“300000”的数字,那场侵略战争像一条鞭子,狠狠地抽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上。然而,伤痛愈是巨大,自尊自强的动力就愈加紧迫;教训愈是深刻,前进的步伐就愈加笃定。

  1835年,有一个同样面临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年轻人,提交了一篇题为《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的毕业论文。在文末他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他叫卡尔·马克思,至今我们还在从他的思想里汲取向上向前的养分。

  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人文地理、村闾小巷、乡俗民情,便会像盐渍刀斫一样深深地渗透在他的心窝里,镌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一生一世都会与之结下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着、向往着、追忆着,每每使心中充满温馨,使生活洋溢喜悦。

  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

  在今年7月份经济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致辞中引用一位战斗机飞行员的话:“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让所有在场的人热泪盈眶。这种摄人心魄的爱国主义宣言,也正是百余年来,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北大人的情怀!(北大教授孙祁祥)

  阖家团圆时,还有一群人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这温暖“很中国”;丹霞的红、雪山的白,湖海之蓝、沙漠之金,巍巍中华,山河壮阔,这个色彩“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飘逸俊美,这样的艺术“很中国”……国庆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这很中国”网络征集,网友纷纷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精彩,展示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切热爱。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无不彰显炽热的家国情怀。

  时间的佳酿如何醉人,越是经历沧桑变化的会越深。从吃不饱穿不暖到丰衣足食,从狭窄的筒子楼到宽敞的生活空间,从坐绿皮车出差到乘高铁出游,搭上“中国号”蓬勃发展的快车,我们这代人可称幸运。岁月变迁中,深刻感受今昔“哪里不一样”,深情感怀现在“为什么能这样”,深切领悟未来“应该怎么样”,其中,饱含国庆的意义。(人民日报 陈峰)

  家是国的微缩,国是家的放大,我们每个人,正是“小家”和“大家”的连接点。接力国家强盛的火炬,也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浇灌祖国成长的森林,也为家庭积攒一片阴凉。建设心仪的家园,其实就是爱国;守护国家的温暖,其实就是爱家。(人民日报 陈峰)

  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60摄氏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哪怕过年不能回家、难与爱人相聚,也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他们用青春证明:最浪漫的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忠诚信念;最感人的不是卿卿我我,而是以身许国。现实中,边防战士、执勤、电力工人、外卖小哥……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一块块寻常的“铺路石”,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人民日报 石羚)

  在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上,每每有“鼏宅禹迹”“处禹之堵”字样,说明九州一统的观念古已有之。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与大一统国家交织互动,文明为国家提供向心力凝聚力,国家为文明赓续、文化繁盛提供支撑和荫庇,有人因此将中国称为“文明型国家”。悠悠上下五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对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始终召唤着华夏儿女团结奋斗。(人民日报 宣言)

  惨案80周年之际,最年长的幸存者管光镜与世长辞。消息传来,令人哀痛。截至目前,记录在册的幸存在世者已不足百人。面对时间的无情冲刷,我们如何在回望中找寻启迪,又该如何安放那段难以抚平的伤痛记忆?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幕。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让30多万生灵惨遭杀戮。有历史学家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320多公里长。在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遇难者名单墙上又增刻20个名字,总计达到10635名。更多罹难者,只有累累白骨空对江风。这一段沉痛历史,从来不只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汇集爱国情感的力量,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国殇民难才不会重演,复兴意志才更加强劲。

  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在惨案80周年这个举国悲痛的日子,我们尤需记取历史的启示,凝聚起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力量和人类共识。

  第一层启示,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在历史问题上倒行逆施,掩耳盗铃美化侵略战争,于人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度尽劫波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但也有清晰的底线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和当下余孽。举行国家公祭,正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用国家之力为历史正义撑腰,为和平发展护航。

  第二层启示,国力更加强盛,和平才有保障。从甲午惨败到南京之殇,从制度到细菌战试验,惨痛的历史辙印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人民只能遭殃。国家公祭日是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着昨日的屈辱和苦难,也凝聚着此刻的责任与使命,更召唤着未来的太平与安康。正直之士感言:“吾辈当自强,方使国不受他人之侮”。传承家国情怀,进而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永久和平才会成为愈发切近的希望。

  第三层启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才能永续。“我们记得!”有中国记者在纽约街采,提问是否记得惨案,许多外国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历史总会前进,正义不会独行。“”列入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捷克总统泽曼专程参观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设立纪念日”的动议……出于捍卫国际公理正义,出于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加入到捍卫惨案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国际社会共同谴责暴行,就是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持续繁荣、更加安全的世界。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的中国人气风发行进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他们有决心和能力开辟国家的崭新未来,也有信心和意志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有一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一些来自国外的消息引人注目: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二读通过议案,意在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安大略省“纪念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物理学家郑洪以大幸存者的线年创作的《南京不哭》问世;史实展第一次走进法国,名为《共同见证:1937》的展览,突出了欧美人士对大的见证……作为惨绝人寰的战争悲剧,的记忆正在更深切地进入西方人的精神世界。

  西方世界对的研究和认识,如今到达新的阶段。去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入选的11组档案,均为最典型的第一手史料。从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的16张侵华日军照片,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从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到美国人贝德士以及幸存者陆李秀英的证词,还包括亲历大人士的若干日记。这些具有毋庸置疑权威性、真实性和唯一性的材料,对于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感性记忆,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很多人提起,第一印象就是“30万”的死难者数字。在二战三大惨案中,南京的死难者远远多于奥斯维辛和广岛,但在国际上却没有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强大记忆,除了某些势力别有居心的掩盖罪恶和篡改历史,也跟大记忆在具体层面的建构不足有关。犹太人历史学家舒衡哲认为,大意味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在一点一滴中显现军国主义的疯狂,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显现人性的破碎,更能够让今天的味大受难者对战争犯罪的控诉。

  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幸存者的口述史整理,其实是从新世纪才集中进行的,这些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虽然目前发现的幸存者仅有400多人,而且尚在世间的只有108人,但他们的口述史大部分已经整理完毕。通过这些资料,人们更能体会切肤之痛的无助与恐惧。就像杰佛里•哈特曼说的那样:“在奥斯维辛之前,我们是只能在想象中体验罪恶的儿童,而在奥斯维辛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儿童。”南京所蕴含的“感情记忆”,只有在深深剖析精神创伤的基础上,才能真诚传递给外面的人,传递给后来的人。

  走进每一个受难者的世界,是一件艰难的事,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其意义巨大。纳粹集中营幸存者保罗•塞伦在《死亡赋格》中这样写道:“每日每夜,我们饮下自酿的黑色牛奶,为自己挖掘一座不再拥挤的空中坟墓”。所谓的“黑色牛奶”,指的就是无法痊愈的人道伤痛。属于南京的“黑色牛奶”是不可替代的,它需要被今天热爱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特别是在心理上一直远离东方战场的人们所饮下。应成为沉埋在人们心中的活生生的历史记忆,因为如果人类没有直面真正的黑暗,就无法解释光明从何而来。

  1937年的那个寒冬,日本侵略者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入侵了中国南京,用40天的时间残忍杀害30万中国同胞。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同胞,以正义之心追寻历史,展现的是一个民族不忘过去、祈愿和平的真诚姿态。

  在一档街采栏目中,主持人提问“你觉得这段历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遗忘吗?”,一位老大爷的回答“不会,也不应该忘记,都应该牢记历史。咱们不说记着仇恨,但是咱们应该知道这个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然而,多年来,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以各种手段企图掩盖线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议《档案》期间,他们百般阻挠;2016年,在审订的日本高中教材里,遇难人数仅以“大量”一词模糊表述;近期,他们又阻拦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设立“纪念日”……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妄图辱没和良知。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也为中日关系健康、向前发展设置了路障。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近年来,世界各地有许多有识之士,自愿在为还原的历史做不懈努力。小野贤二,一名日本普通工人,对进行了近30年的调查研究,对约300名参与的日本士兵或其遗属进行了采访,整理了200多人的证言,收集了31本从军日记和其他日军侵华期间的资料。“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他说,他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和口述资料,让日本社会以史为鉴,避免悲剧重演。80岁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郑洪,撰写了一部名为《南京不哭》的英文小说,告诉西方社会中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他说,“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不容20世纪的惨剧有一丝丝再度发生的可能!”

  从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到捷克总统泽曼专程参观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再到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设立纪念日”的动议,可以看到,这段罪恶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八十年,但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并未忘却。有历史亲历者感叹,“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向世界讲述真实的历史”。当更多人清楚地了解了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捍卫世界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队伍,才有可能不断壮大。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为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国家强大了,才有维护和平的资本,为和平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与屈辱,更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为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更加安全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7年,一本《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震惊中外,作者是远洋之外一位年仅29岁的美国华裔作家。

  闻悉这位女作家,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年轻”。二十九岁,一个正在褪去青涩的年纪,她的笔下写出了一段历史的泣血与深重,无法不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数年之后,她的命运走向,又无法不令人惋惜哗然。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她会选择在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饮弹自尽。

  1968年,张纯如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出生,父母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后。出身于这样不凡的知识分子家庭,注定张纯如也将拥有不同常人的一生。

  因为身处异国,张纯如最初对祖国的了解都来源于家庭。她的家人无时无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不间断的闲聊也给张纯如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大洋彼岸的祖国,张纯如从家人的口中得知,中国过去遭受了太多苦难。人民颠沛流离,就犹如落花掉在水里,纷纭四散,飘到哪算哪。而她的祖父母也险些在这场战争中走散,这个幸福的家庭也差点就没了。

  1985年,张纯如考入伊利诺伊大学。眼看理工科的毕业证书即将拿到手,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转入新闻系。

  后来张纯如也用事实证明了她有足够的能力去利用文字发声。尚未毕业之时,她就出版了自己的作《蚕丝》。这本书讲的是科学家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一经发表,该书就赢得了热烈的反响,这也支撑着她继续走写作这条路。

  正如张纯如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到的:“我最大的希望是,今天在座的各位当中,有几个人能成为为真、善、美而战的斗士。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为人类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并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

  1991年,毕业之后,张纯如与大学校友布瑞特·道格拉斯组成了幸福的家庭。美满的婚姻也为她带来了好运。她先后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获得职位,后来又顺利成为一个真正传播新闻的自由撰稿人。

  年仅23岁的张纯如已经是爱情与事业双丰收的大赢家。按照理想的安排,她的生活应该会迎着小风小浪,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腥风血雨,惨绝人寰。一张张惊人的黑白照片狠狠地冲击着张纯如的心灵。以往她只是从家人的言谈中听过,而这次是她第一次看到当时的画面。即便已经过去很多年,但照片中的血腥仍然令人发指。

  张纯如的心里对事件有无数个问号,她想不通: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些痛苦的记忆?为什么在别处几乎听不到相关的讯息?

  在写作之前,张纯如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她发现:二战后关于纳粹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却几乎找不出描写中国抗战的权威著作。世界上过去发生过的众多悲惨事件当中,为何偏偏鲜有人知。

  每当张纯如对事件了解得越多,她就越痛恨过去的日本。更让她愤懑的是,日本右翼不仅坚决不承认曾经对中国的伤害,还一度在教科书上篡改历史,企图掩饰自己的不耻行为。

  为了看清,张纯如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档案馆反复核实的资料。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让她发现了两本有价值的日记。一本是《魏特琳日记》,另一本是《拉贝日记》。这两本日记后来都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史料。

  根据当时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魏特琳在日记里写的:“日本兵不断地光顾她们的家,从12岁的少女到60岁的老妇都被,丈夫们离开卧室,怀孕的妻子被刺刀剖腹。”

  而另一位日记本的主人拉贝亲眼目睹了日军的疯狂杀戮行为。他不仅拯救了许多南京人,还记录了:“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

  张纯如想起小时候说要去大洋彼岸的祖国看看的心愿,她要即刻启程。她太想找出,还历史一个公道。

  1995年,张纯如不远万里飞到香港,坐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一下火车,她眼前的南京早已不再是那场战争后的狼狈模样,而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张纯如明白,在这繁荣昌盛的景象背后藏着多少南京人的苦痛。旧时的南京,从前的南京人,他们的存在使当下的南京无法避免地多了一丝悲凉和沧桑。

  张纯如来不及休息,就顶着盛夏的酷暑,跟着向导到处采访。每到一个地方,她就要细致地拍下每一处遗址和掩埋地点。要是遇到当地人讲方言,她就一个个录音,再拿回去听。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这让张纯如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的内容实在惨无人道,张纯如天天看着这样的图片,听着各种悲惨的经历,再加上体力上的消耗,她经受着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折磨。

  但是张纯如以其顽强的毅力继续记录着受难者的过去。当她拿着相片去到受难者家中时,相片里的19岁女孩,已然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再一次,张纯如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体会到:大不仅仅是发生在60年前的往事,这些痛苦的记忆至今还折磨着每一个人。种种不争的事实,更坚定了她想要告诉全世界的决心。

  除此之外,张纯如不得不直接面对的施害者。她采访过一个当年的日本兵后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接受了军国主义的教育。在他们的认知里,中国人是最劣等的生物,是不配被当做人看的。

  据张纯如回忆:“我曾经和一个日本军人交谈,他告诉我:他被教导,除了天皇,任何人的生命都毫无意义。任务重于泰山,而自己的生命则轻于鸿毛。进入了中国之后,他们突然间拥有了比神还要大的权力。在南京,他们把过去几个月甚至一辈子所受的压抑,以不可遏制的暴力形式爆发出来。”

  现在想来,张纯如在创作的那几年里,每天都要直面这惨淡的人性,她的内心该是多么地绝望和悲伤。因为写作,她常气得发抖、失眠多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甚至忍不住在键盘前哭泣:“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种暴行能与二战期间的相比。”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7年,张纯如终于完成了那本撼动世界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书中的文字和图片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当年在南京的所作所为,当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这是60年来首次,有人让美国人知道这项罪恶暴行的存在。她做的是美国无数以英文写作的男性作家,或历史学者都没做到的事。”的确,在张纯如之前,还没有一个人敢去写一部关于的著作。之后,许多美国作家纷纷推荐这本书,让该书在一个月后就跻身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被评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从市场的表象来看,起码能够看出世界对于的真实情况还是很在意的。想要知道实情的大有人在,只不过在张纯如写这本书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触碰到这段历史。

  当时,《纽约时报》对此还表示:“这是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详尽地揭露日本当年的兽性。”

  然而,对于张纯如来说,书籍的出版仅仅是个开始,她觉得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为了重新唤起更多人对的记忆,她不惜牺牲一切,带着作品到世界各地演讲。

  张纯如一系列的举动彻底惹恼了日本右翼分子,他们开始对她展开恶意的诋毁和攻击。但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仍旧在世界各地“战斗”着。

  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对她的威胁和恐吓仍在继续。张纯如有一次还从信封里倒出两枚,甚至有人劝她最好给家人雇几个保镖来防止日本人的报复。在那之后,她的状态几近崩溃。后来还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