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杜威的中国之行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9年2月,杜威偕夫人艾丽丝(Alice Chipman)、女儿露茜(Lucy)利用休假机会到日本游历、讲学。3月,这一消息被杜威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的胡适、南高师的陶行知(1891-1946)知道后,他们动议“南北统一起来公司合办”以邀请杜威来华。

  杜威愉快接受了来自中国来华讲学的邀请后,国内随之启动了杜威来华的接待事宜。1919年4月,蔡元培(1869-1940)致电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勒,敦聘杜威主讲于北京大学一年。最后以五个团体的名义共同邀请杜威来华讲学。这五个团体是: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教育会、浙江省教育会、尚志学会。

  1919年4月27日,杜威等一行乘坐“熊野丸”号驶离了日本,于4月30日下午抵达上海,北京大学代表胡适、南高师代表陶行知、江苏省教育会代表蒋梦麟亲自到码头欢迎,并接到江苏省教育会招待寓沧州别墅下榻。杜威博士来华正值大学动手革新之时,杜威的中国希望借助于杜威帮助中国“建设新教育”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愿望。

  杜威来华虽然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杜威来华之后,杜威思想契合了五四时期知识界渴望的“”“平等”“科学”“博爱”精神,与五四运动变革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杜威抵至中国后的第四天,便爆发了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与科学”符合他的通过社会改造建设社会的理想。中国的新生势力和一些新事物也引起他很大的兴趣。于是,他改变了行程,两次续假延长在中国的时间。从1919年4月30日到达中国,直到1921年8月2日离开,杜威在中国两年三个月又三天,足迹遍布中国11个省和北京、上海、天津3市,做了200多次讲演,所到之处受到欢迎,所讲内容广为传播。

  在中国,最早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介绍给国人的是蔡元培。1912年2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意见》提到实用主义,“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陆”。蔡元培指出“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为急者也”。1913年10月,《教育杂志》第5卷第7号刊登了庄俞(1876-1938)的《采用实用主义》和黄炎培(1878年-1965年)的《学校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1916-1918年,《教育杂志》连续刊载了介绍杜威教育学说的文章,如1917年第4卷第9号发表署名“天民”的《台威(杜威)氏之教育哲学》《台威(杜威)氏明日之学校》等。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第1卷第1期也发表了陶行知的《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

  在邀请杜威来华期间,1919年3月31日,陶行知在《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专版发表《介绍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

  1919年2月,由江苏省教育会联合北大、南高师、暨南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创办《新教育》。《新教育》由蒋梦麟担当主干,南高师郭秉文、刘伯明、陶行知、朱进被吸收到编辑队伍中。

  1919年第1卷第1期《新教育》发表陶行知的《试验主义与教育》、刘经庶(刘伯明)的《试验的论理学》,第2期发表郑宗海(郑晓沧)的《杜威氏之教育主义》,第3期专门开辟“杜威专号”,刊出杜威的照片和“杜威先生传略”,以及胡适的《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杜威的道德哲学》、蒋梦麟的《杜威之伦理学》(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和刘经庶(刘伯明)的《杜威之论理学》、朱进的《教育与社会》,把宣传介绍杜威教育思想推向。

  《新教育》所刊杜威思想的文章,主要作者为陶行知、俞子夷(1886-1970)、蒋梦麟、郑晓沧、胡适、陈鹤琴(1892-1982)、郭秉文,他们多为哥伦比亚大学杜威的,也多为南高师教员。《新教育》成为宣传杜威思想的重要阵地,南高师也成为宣传杜威思想的主力军。

  杜威的讲演所到之处,都有人翻译和记录,随后很快整理在报纸发表或者出版。在南高师,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郑晓沧、刘伯明等先后担任杜威讲演的翻译工作,南高师学生郭智方、张念祖、金海观、倪文宙、邰爽秋、施毓祺等笔记。翻译者中除刘伯明外,其他人都是杜威的学生。

  刘伯明,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主攻哲学与教育,虽然他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但他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信徒,他的妻子陈芬资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1915年,他回国后被聘为金陵大学国文部主任,教授哲学、哲学史、教育学等。1919年任南高师教授兼训育主任。杜威来华后,他担任了杜威在南高师演讲的主要翻译工作,整理出版了《杜威三大讲演》。

  此前,1918年7月,刘伯明还翻译了杜威的《思维术》(How We Think),经沈恩孚、郭秉文校对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0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由他口译的单行本《杜威教育哲学》。郑晓沧也翻译了杜威的《德默克拉西的真义》《科学与人文之关系》《教育与实业》等多篇演讲。此外,郑晓沧还撰著了《杜威博士治学的精神及其教育学说的影响》《杜威博士教育学说的应用》等文章。[11]1922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南高师的学生常道直(1897-1975)编译的杜威的《平义与教育》。

  山林是人类心灵的故乡,人类最原始的相望。田野是人类身心灵的治疗师,生命动力的源头。让孩子暂时离开网络,回到山林与田野之间,找回失落已久的灵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