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影视

文学与影视携手开拓新境界

  向文学致敬,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普通劳动者致敬,向一代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奋斗者致敬,是小说《人世间》的精神内核

  电视剧《人世间》成功地将有力量的文学转化为有魅力的光影,源自创作团队高度契合的艺术追求与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2022年早春时节,不少中国家庭在电视剧《人世间》的陪伴下度过。这部“全家人都爱看”的电视剧,创下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近5年电视剧最高收视率,目前已累计超4亿受众观看。电视剧热播引发有关话题持续热议,小说原著《人世间》也数次登上多家图书销售平台畅销榜。《人世间》由文学跨界影视,从专业阅读扩展为社会阅读,从文艺作品延伸为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中国作家协会近日召开的“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上,20余位作家、编剧、评论家、影视工作者展开热烈讨论。今天的文艺创作如何匹配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化?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艺精品何以炼成?文学与影视如何互补?如何用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人世间》热播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正如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所说:“《人世间》热播,再一次有力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是站在文学的肩膀上。

  原著长篇小说《人世间》以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它既是一部厚重温暖的百姓奋斗生活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向文学致敬,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普通劳动者致敬,向一代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奋斗者致敬,是小说《人世间》的精神内核。梁晓声说:“我从未在感情上和劳动大众及他们的生活脱节。”我们从中看到一位文学工作者对生活的忠实、对人民的深情。

  电视剧《人世间》成功地将有力量的文学转化为有魅力的光影,源自创作团队高度契合的艺术追求与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人世间》剧本写了3年,直到电视剧拍摄关机前一个月,编剧王海鸰仍然在修改。电视剧与原著既一脉相承也添彩加戏,将小说表达转化为影视表达,有技术上的创造,也有理念上的突破。对于擅写家庭剧的王海鸰而言,改革家、企业家的生活是创作经验的盲区,但她没有退回创作“舒适区”,而是迎难而上。她认为:“仅把戏局限在家庭,势必会降低剧的分量,也不合小说初衷”。踏踏实实拍出一部以工人群体为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近50年中国社会变化的电视剧是导演李路的夙愿。李路说:“国家的变化发展大家感同身受,我们不应忘记基层群体的劳动和付出。”他将多年的思考沉淀倾注在这部剧中。诸多实力派演员为塑造好角色动了脑筋,下了苦功夫,以二度创作为电视剧添彩。《人世间》剧组工作人员最多时达上千人,辗转长春、哈尔滨等多地实景拍摄,曾为一场戏长途奔袭两三百公里,搭建3万多平方米的摄影棚还原小说中的“光字片”,仅布光的灯线万多米。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观众不会拒绝滚烫、线集电视剧《人世间》,创作精品是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作品与观众最有效的沟通语言。

  中国作家协会李敬泽认为,《人世间》热播,是“人民史诗的力量、人民美学的胜利”。小说《人世间》的字里行间,“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与担当”。电视剧《人世间》内蕴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理念,改革开放中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良善品德的传承坚守,通过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展现了出来。

  在剧中,人物形象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他们骨子里的坚韧与担当,拨动了很多观众的心弦。周父周母的相濡以沫、周秉义的刚正有为、周秉昆的憨实仗义、郑娟的悲苦坚韧、蔡晓光的体贴通透……一个个从生活中“走”出来的真实的人、感性的人,经过艺术的加工,成为具有艺术典型特征的人、富有审美意味的人、承载价值引导力的人,传神而深刻。

  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纵深,赋予《人世间》史诗般的厚度。观众特别是青年人,透过周家三代人的经历和故事,重温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走过了怎样的道路,理解这些变化和成就从何而来,读懂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回望这段不平凡的历程时,观众得到的答案是有力量的。更可贵的是,《人世间》的讲述不回避坎坷,敢于直面且战胜困难。它通过生动书写一个时代的生活,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写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气与魂。这种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追求,让现实题材创作彰显出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从小说到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为当下文艺工作者重申一个“常识”:贴着时代的脉搏、贴着人民的心跳,文艺创作天高地阔。

  优秀文学作品是全社会共有的文化财富。“在新时代文化生活版图和现代传播格局之中,文学以更立体的方式放大自身价值,主动同众多艺术门类、文艺形态交流互鉴、融合接轨,不断播撒文学的种子,开拓文艺新境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张宏森建议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广阔的角度出发,不断思考开拓新时代文学丰沛的生命力和多样的可能性。

  文学和影视的联姻是优良传统。从《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的改编到《祝福》《林家铺子》《家》《四世同堂》等改编自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经典名作的影视剧,在中国文学和影视发展的历程中,文学与影视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和现实生活,也构筑了中国文艺的璀璨繁荣。

  新时期以来,改编自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获奖作品的影视作品蔚为大观。统计显示,1982年至今,茅盾文学奖共计48部获奖长篇小说中,从《芙蓉镇》《钟鼓楼》《平凡的世界》到《历史的天空》等,有31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京剧、话剧。文学一直在场,优秀文学作品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建构着今天的文艺图景。

  中国作家协会将面向全国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一批高水准、有分量的文学力作,有望为影视和其他文化领域输送更多更好的文学资源。

  “一部杰出的作品依存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依存于时代里每一个人的选择。阅文集团一直在大力扶持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创作,我们希望推动更多优秀现实题材文学IP的影视开发,从而有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更大的正能量。”《人世间》出品人程武说。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发展日新月异,部分老年群体好似数字时代的一叶孤舟,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需要全面考量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挖掘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弥合路径。

  社会主义协商是我国特有的形式,具有与西式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数字化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换而言之,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寻求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关键课题,也是“”接续讨论的重要问题,“粮食”“社会保障”“安全”等热议话题都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真扶贫扶真贫”到“真脱贫不返贫”,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通过创新观念、激活动力、稳定收入来源等方式,降低脱贫群体的脆弱性,增强其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