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资讯  信息

南京,更新!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6000年人类文明史

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

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是南京人最自豪的古都气质

近年来,南京鲜明提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愿景,意在走出弯路觅得出路,既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质量发展探路,也力求向世界展示历史底蕴与时代潮流兼备的城市形象。

日前

由新华社主办的

新闻周刊《瞭望》在南京调研月余

刊发《南京更新》一文

从南京古城风貌、城市精神、传统习俗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嬗变之中,洞悉其破题的基本逻辑;从整理城市文脉、实施内涵建设、融入当代生活、实现立人育人的实践中,解码文化为古都新生赋能的现实路径。

老城有机更新,不能失去活力

对历史积淀丰厚的南京来说,保护文物建筑、留下街巷肌理、呵护历史文脉只是底线,通过改造更新解决城市功能衰退,才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最棘手的一道考题。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行走在南京城中常常有新旧时空穿越之感,不少老街巷通过设施嵌入、功能融入、文化代入等举措,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得以提升,创新创业、绿色发展不断融入,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的崭新气象不断涌现。

金陵寻根

许多人以生活在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而深感自豪。然而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也留有遗憾,旧城改造曾让一些历史建筑消失于尘土。

痛定思痛,近年来南京开始注重对历史文化钩沉梳理,把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发展的“根”“魂”,努力让历史文化瑰宝保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造景?育境!

以生活化、当代化、国际化为抓手,南京系统梳理城市文脉,大力实施内涵建设,“造景”变“育境”,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文化牵引力。

老城南

不到10平方公里的“老城南”,是南京人文积淀最深厚的区域,曾经走过弯路,正在回归正轨。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留”与“拆”位次对调;多个历史风貌区规划设计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反向操作……越来越多体制机制突破。

颐和路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拥有1920年至1930年的民国建筑群,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

如今,颐和路的保护范围已经从挂牌文物建筑扩大至整个片区,第十二片区的颐和公馆项目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这里还是外地游客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长江路

600岁的明城墙,是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框架和骨骼。鲜为人知的是,最繁华的长江路地下还“藏”了一段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

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曹志君介绍,这里曾是高档酒店建设用地,后辟出一半建设六朝博物馆。这也促成南京率先在全国出台地方性法规,变“建设前考古”为“出让划拨前考古”,以制度化解地下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从六朝博物馆出发,江宁织造博物馆、总统府、民国的中央美术馆……1800米的长江路串联着上起六朝、下及当代的历史。南京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化符号,都高度凝聚、鲜活展现于此。

近年来,南京系统梳理了从六朝、明清到近现代的历史文脉,编制完成11片历史文化街区和22片代表南京不同时期最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同时,《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等相继颁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其中,仅南京城墙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就占地17.47平方公里,占南京43平方公里主城面积的41%。

除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上统筹考虑,南京还打破“就地平衡”的运作方式,探索建立了新城反哺老城机制。通过将创新创业、绿色发展融入老城,为古都注入新活力。

“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留给后人?南京的答案是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美丽的关键在于新老协调发展,既赓续传统,又守成出新。”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南京从2018年开始围绕这一目标做规划、出政策,力求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与文脉、文化、文明融合发展,做到有景观更有境界。

保有形续无形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南京全市近百家博物馆共举办展览315场,组织社教活动5180场次,约4058万人次参观。

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说书人”,光打开免费的大门还不够。关键是 要从沉默的文物、文脉中提炼出真正具有当代价值、符合城市发展取向的元素

秦淮区

秦淮历史积淀深厚,六朝御道、明朝御道两条城市轴线,一条秦淮河“文采风流,甲于海内”,更有不胜枚举的历史名人、典籍文献、诗词歌赋……

为了让好资源讲出好故事,秦淮区组建了秦淮文化艺术研究院,通过引智,整理提炼出“1+4”故事线:即以秦淮河、明城墙“一城一河”为核,科举文化、报恩文化、非遗文化、郑和文化为支撑,弘扬蕴含其中的为国求贤、感恩报国、工匠品质、和平发展等精神。

我们的节日

秦淮区的探索只是缩影。作为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南京抓住传统节日,通过这一最大众、最生活化的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融入日常。

老传统、新风尚,推陈出新。

春节,明城墙十二道城门上挂起春联,带动撰、写、送、挂春联融入百姓生活;元宵节,明城墙、秦淮河张灯结彩,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亮灯仪式呼应,在朋友圈刷屏……

文化育人精神立人

翠柏成荫,青山环绕,庄严古朴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掩映其中。

作为红色文化、高校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南京尤其重视活红色遗产资源。

近年来,大学生给烈士写信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为党员干部量身定做“做合格共产党员”专题展,“百姓名嘴”带着烈士故事走进社区……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展陈和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

如今,青年到包括雨花台在内的红色地标开展志愿服务,举行成年礼、入党礼等,蔚然成风。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认为,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要让它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市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地标,塑造城市精神,培育人文氛围。

这种历史文化遗迹与当代城市精神之间

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故事并不鲜见

疫情期间,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南京抗疫现场》在国内外热播。此前的7年,他已在南京拍了200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竹内亮说他一直有个突出的感受:“南京人对外来人总是很包容、很热情,在我的镜头前也那么自然真实。”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成为世界记忆遗产,2017年南京成为 我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一年又一年从铭记历史中反思和平可贵,激发了人们基因中博爱、包容的特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这座城市骨子里的精气神

平时看着温润,但越到攻坚克难之时

越能迸发潜力、凸显韧劲

文明互鉴增自信

疫情期间,6岁的南京女孩周昭妍(昵称Miumiu)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视频,火遍全球。6月下旬,云上“南京周”开幕,她和米兰、伦敦、纽约等“南京周”海外伙伴城市的12组艺术家一起,奉献一场文化+科技的跨艺术的云上合奏。

周昭妍和传递的南京形象收获了不少海内外网友的喜爱。点赞最多的一条留言说:“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吗?不同年龄、肤色、出身和背景的人互相爱、鼓励、激励和支持,互相微笑,并试着理解对方。”

疫情

也没能挡住南京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15年起,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带着推动“南京走出去”的使命,一年一城漂洋过海,结合每座国际城市的不同特色推陈出新,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和多元文化。

  • 2015年,南京云锦时装秀亮相米兰世博会,被称为“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时尚设计的跨界碰撞,演绎了古今交融的服饰之美;
  • 2016年,大报恩寺塔与伦敦邱园古塔的“双塔会”,汤显祖昆曲艺术家与莎士比亚剧作导演合作的“汤莎会”,上演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彩相会;
  • 2017年,南京“山水城林VR秀”引得纽约市民排队体验;
  • 2019年,歌剧《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相继在美国、欧洲等地演出,场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南京本土设计师马聪也通过名城会等平台,把作品送到国外展示,陆续获得德国红点奖等一系列国际性奖项。他的每一件获奖作品都紧紧围绕中国文化主题,博采数种甚至数十种非遗精华。

热衷于做好“翻译家”的

还有一批外国人

2010年开始,贺福与几十位在宁外国人创办了英文杂志《南京人》(Nanjinger),运营两个英文网站和公众号,面向在南京和海外的外国人讲述南京和南京人的故事。

2019年10月31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南京成为“文学之都”

回首三年创建历程,南京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汪晓燕认为,南京把古代“天下文枢”美誉、当代江苏作家群体影响力、全民阅读氛围浓厚等城市的文化特质联系起来,以创建为抓手,取得了提升书香城市建设水平、实施文学创作繁荣工程、拓宽中外文化交流渠道等多重效应。

在南京作家叶兆言看来,文学之都的首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对文学的热情。正如李白的那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说明早在唐朝,南京就有很多文学粉丝。

一批写书人、出版人可以证明

今天的南京仍然延续着这种热情

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说,市内有13家出版社,每家平均出版1000种出版物,估算每年有1.3亿册出版量,数量质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文化走出去

在世界版图中不断更新坐标

并非最终目标,而是新的开始

南京市市长韩立明表示,通过与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世界通用文化语言”,与世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成长,才是南京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意义所在。

历史留下一个厚重的南京

现实赋予南京

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

“三重身份”

南京,一定要更新!

来源:南京发布

2、 重要通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