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让老百姓吃好吃健康南京怎么践行大食物观?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全国上,习总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践行大食物观,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势必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南京怎么做?

  作为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要因地制宜、优化布局,稳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在科技赋能下发展绿色农业、生物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向动植物微生物要蛋白要热量,让老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初夏的微风吹起几千亩的麦浪,即将成熟的小麦映照着农民的喜悦——他们不仅将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种子、肥料、农业机械都已经准备好了,等6月割了麦子就种高粱了!”江宁区种植大户杨道前笑着对记者说。

  这片长势不错的小麦地,在两年前还无人问津。“旱地怎么种水稻呢?都是回填土,地势高,没有水利设施,水稻根本就种不起来。”杨道前回忆起他刚到这片地上时所见情景时头直摇。

  往年他承包了4000亩土地种水稻和小麦,去年,他得知江宁区未来科技城和滨江开发区还有4000亩旱地,深思熟虑后就流转了过来,“土地可不能荒啊!”

  他立即忙碌了起来,一季全种小麦,一季种3000多亩的高粱和几百亩的大豆,这两种作物耐旱,他种起来心里有底。一年下来,不仅以往的未利用耕地开始产出了农作物,而且杨道前一季高粱和大豆就收获100多万元的收益。

  今年全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3万亩、粮食产量19.6亿斤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这是必须要完成工作底线和“硬核”任务。“与苏北等地相比,南京耕地面积少,要深挖空置旱地种植潜力,因地制宜发展薯类等杂粮生产,切实做到宜粮则粮、宜杂则杂、应种尽种、种好种足。加快未利用耕地复耕复种,解决‘种什么、谁来种、什么时候种’等问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杨道前还将“再进一步”,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不减少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一季大豆的收成。这正是今年我市首次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今年预计要完成5000亩推广任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我们目前探索将这一模式本土化、成熟化,以2行玉米带与4行大豆带复合种植模式为主,鼓励开展4行玉米带与4行大豆带等不同复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为实现大豆产业振兴作出南京贡献。”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说。

  “这家的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很‘肥’”“那家的磷、钾含量比较高,这两种肥料可以少施点”……5月11日,市耕保站研究员马宏卫化身土壤“医生”,为区龙袍街道5个大户解读水稻个性化施肥方案。“前期我们给土壤做了土壤检测,相当于一场土壤‘体检’。我们现在就像是土壤‘营养师’,为农作物做个性化施肥方案,均衡土壤‘营养’,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

  为一家一户的土地“量身定制”施肥方案,这还是新鲜事。“土壤地力对农产品产量质量有直接影响,农作物要从土地里‘吃好’,吃得‘有营养’,农产品品质才能好。”马宏卫说。

  树立大食物观,不仅要提升农产品的供应量,还要提高农产品品质,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去年,我市在省内率先制定《南京市沿江5公里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定额制指导意见(试行)》,启动沿江5公里化肥限量施用试点,确定了水稻、小麦、芦蒿等农作物的化肥科学施用最高量,每个街道选择5名以上示范户进行化肥限量使用试点工作,对农户开展个性化精准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并做好按方采购,按方施用。

  “从这几次沿江5公里的土壤检测结果来看,我们从2019年开始大力开展的沿江5公里化肥与化学农药‘两减’工作已经产生了显著效果,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也就是说在化肥和化学农药用量都减少的情况下土壤肥力还有了提升。”马宏卫说。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以来在沿江5公里区域集中推广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持续推进化肥和化学农药“两减”。数据显示,沿江5公里区域2021年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50.7%、29.4%,这为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更好的基础环境条件。沿江街道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的认证,近三年沿江5公里区域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总面积10.37万亩,比重超过62%。

  不仅如此,全市“两品一标”工作也硕果累累。自2015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的认证补助,800多家生产主体受益,培育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信得过的农产品品牌。截止2021年底,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总数达到524个,其中绿色食品382个,有机食品13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1个。全市建设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1个,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5.1%。这一系列数据,支撑起市民的安全、健康、放心消费。

  把动物干细胞在实验室里扩增培养成5克的细胞培养肉,这块神奇的“人造肉”是2019年由南农大周光宏教授团队研制出中国首块细胞培养肉。带着对人造肉的一系列疑问,5月11日,记者走进溧水国家农高区里的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在实验室里,穿着白色外套的科研人员正在忙碌工作。“当下人类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与生态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愈发严重,人造肉技术能缓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且,细胞培养肉在工厂里规模化生产,本身不存在疫病风险,能有效帮助解决动物可能存在的疫病和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周子未来联合创始人兼CEO丁世杰说。

  目前,人造肉的生产还在实验室阶段,要投入规模生产还需要攻克种子细胞的筛选、培养基的研制、产品研发等等各个环节的生产难题。“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今年我们计划完成细胞培养肉产品的小试、中试生产线建设,打通生产线全套流程,未来两到三年时间完善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审批,准备小规模产品上市。”丁世杰说。

  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未来,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我国未来生物农业的发展前景。树立大食物观,不仅要向森林、向江河湖海等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生物农业作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让农业从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化,将满足对更高层次的食品消费的新期待。

  无独有偶,在周子未来对面的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旨在突破食品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保障未来人口增长的食物供给需求,引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技术高质量发展。“如何避免传统食品加工中会出现的威胁健康问题,让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健康、吃得享受,也就是更营养、更健康、更美味,正是我们做未来食品的一大目标。”该研究院科创部主任张见举例,比如,高温烘焙会释放一些美拉德反应的有害副产物,他们尝试要用一些柔性技术来实现既保留烘焙产品特殊风味的同时,又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又或者在减少防腐剂使用的前提下延长产品货架期,还保持产品的风味。

  据悉,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为南京国家农高区和江南大学共建的事业单位,已获批建设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正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未来食品”产业正是南京国家农高区的为主攻方向。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是未来食品的标签,这正与满足老百姓的多样化需求不谋而合。

  南京国家农高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以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为支撑,聚焦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控、食品新资源生物合成、食品定向设计与重组、食品增材制造与装备、智慧食品大数据等5大研究方向,培育食品新资源细胞工厂、新型蛋白重组食品制造、个性化精准营养食品加工、特殊需求健康食品加工等6大新兴业态,抢占未来食品行业高地,为市民提供更健康、更多元的消费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