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全面推广第一年在南京种植面积超15万亩

  距离水稻育秧期还有1个多月,南京溧水区种粮大户曹成清已忙碌起来,早早预订了“南粳46”稻米种子,“这个品种的大米好吃,价格高销路好,今年准备改种‘南粳46’。”他说。

  “南粳46”诞生于南京,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去年顺利通过扩区审定,种植区域从太湖流域扩大到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这意味着该品种在南京从原来的订单式种植变为全面推广。这为“南粳46”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奠定了基础。

  “南粳46”缘何广受欢迎?好吃背后,它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培育过程?记者近日专访“南粳46之父”王才林。

  “今年‘南粳46’的推广面积扩大,咨询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今年春耕时节,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多次接到种粮大户的电线岁的王才林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被称为“南粳46之父”。说到培育“南粳46”的过程,还得从他的日本留学经历说起。

  1991—1999年,王才林3次赴日学习、交流,并取得博士学位。“有一次参加学术交流,吃到日本的越光大米,觉得非常好吃。”王才林说,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也应该有好吃的大米品种,于是萌生了培育优质大米的想法。

  新品种培育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杂交、选育、扩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多个环节,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审定后,才能在相应区域推广。

  为培育适合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稻米,王才林走遍我国东北、长江中下游等不同粳稻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家,收集了数千种粳稻品种,围绕高产、好吃和抗病性好等特性,研究影响高产和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经研究发现,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好吃,软糯有光泽。普通大米直链淀粉含量高达20%以上,而日本有个比越光大米还要贵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仅10%,所以口感好。”王才林说。

  1999年3月,王才林留学归国,立即投入新品种培育,先是选了数十对亲本进行杂交,再将杂交的种子进行种植,“亲本的性状会在第二代单株中产生分离,因此需要在数万个单株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单株再进行扩繁,一般要培育到第八代,品种的性状才能稳定下来。”王才林说,每年秋天在南京完成一代选种后,冬天还要到海南加代繁育,从而缩短培育时间。

  2007年,江苏第一次举办优质米食味品鉴会,刚完成1年区域试验的“南粳46”一鸣惊人。获奖后,被破格允许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年,“南粳46”第二次参加省优质米食味品鉴会,再次摘得桂冠。

  “连续两年在盲评中夺得第一名,我们相信这不是意外,”王才林笑着说,“南粳46”不仅口感不输“越光”,亩产达600公斤,比越光大米高出约200公斤。

  就在2008年,历经十年“孕育”的“南粳46”获得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以在太湖地区东南部推广种植。

  2008年以来,“南粳46”在国内外各种优质稻米食味评比中屡获大奖。2016年,王才林带着“南粳46”到日本参加比赛,其综合评分超过“越光”,获得最优秀奖。2019年,“南粳46”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然而,在王才林眼中,完美的“南粳46”仍有提升空间。王才林告诉记者,“南粳46”推广面积有限,外观透明度不高影响“颜值”,生长周期长达165—170天,影响种植户开展稻麦轮种。

  近年来,王才林带领团队持续发力培育新品种,用“南粳46”的同批种子,先后育成“南粳9108”“南粳5055”“南粳3908”“南粳晶谷”“南粳5718”“南粳9308”等优良食味粳稻系列品种,口感和“南粳46”差不多,可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其中,适宜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可将生长周期减少到145天左右。

  在王才林看来,江苏是全国水稻主产省,也是高产省,江苏的优质育种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要培育出既好吃,又高产的稻米。截至去年,亩产超800公斤的“南粳5718”“南粳3908”等4个“南粳系”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其中,“南粳5718”的亩产高达887公斤。

  2020年,“南粳家族”再添新成员,“南粳晶谷”顺利通过审定。王才林介绍,该品种的外观晶莹剔透,是“南粳家族”颜值最佳的品种。

  王才林表示,大米好吃不好吃,60%取决于种子,40%取决于产地环境、栽培过程和收储加工。相同的地方和品种,种出来的大米口感也可能不一样,只有标准化种植,才能保证品质稳定。

  南京属于带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肥沃的土壤条件尤其适合水稻生长。王才林团队为南京种植“南粳46”量身定制一流的产地环境控制、绿色生态栽培、低温烘干储藏、精准加工蒸煮等技术标准规范,定期到每一块基地进行现场指导,让每一项技术标准规范落到田间地头,也为打造南京人的大米品牌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9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以江苏省农科院作为技术支撑、22家优良食味稻米生产基地为种植主体、“南粳46”为初始品种,重点打造了南京稻米区域公用品牌——“金陵味稻”,落实“金陵味稻”大米进苏果超市销售,擦亮南京地产稻米品牌。

  区域公用品牌的带动效应明显。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张永青介绍,“土桥大米”“溧和牌大米”“吴谷道”等10家首批加入“金陵味稻”子品牌的企业,效益逐年提升。据统计,这些子品牌2021年销售总量达1423万斤,销售总额为548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5%、17.8%。

  目前,“南粳46”大米售价在8—10元/斤间,是普通大米的两倍,但远低于日本“越光”米的价格,因此备受市场欢迎。曹成清说,他家的400亩水稻基地今年将全部改种“南粳46”。

  统计显示,去年南京“南粳46”种植面积约15万亩,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2%,成为仅次于苏州的第二大种植区,预计今年还会增加,其中,“金陵味稻”公用品牌直接订单式种植面积将增长到1.1万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万亩。张永青表示,“南粳46”大米深受消费者喜欢,有助于快速打响米品牌,打通南京稻米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南京优质稻米产业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