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特产

女孩用两年时间拍摄南京主城区一处“小水坑” 揭秘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

  一个小水坑、两部红外相机,在南京工作的姑娘邰明姝用两年时间,记录下南京主城区某处小树林中的一个小水坑和在附近生活的37种野生动物的故事,最近出版了一本绘本书籍《小水坑》,引起了人们浓烈的兴趣。一个城市中某处的小水坑居然这么有趣,如此生机盎然?邰明姝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她拍摄了更多关于小水坑的画面,还将足迹扩大到南京周边的山林中,拍下了更多野生动物的有趣故事。“两年过去,人们的生活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城市建设的脚步时缓时急,我们身边的这些野生动物该何去何从?它们是否会回来,又能去向哪里?希望我的视频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2022年10月份,绘本《大城市里的小水坑》出版,将邰明姝拍摄的视频变成了绘本,用另一种载体更加详细地描绘了南京主城区某处小森林里一个小水坑周边野生动物们的生活。“居住在小水坑周边最大的家族是灰喜鹊,今年刚出生的灰喜鹊头顶还是白的,长大后才会变得乌黑油亮。”“夜晚,黄鼬全家出动,来喝水了。宝宝的毛色比爸爸妈妈更深,胆子也更小些,到了秋天应该就能独立生活了。”生动的描述配上插画,野生动物们的有趣故事跃然纸上。

  邰明姝告诉记者,自己拍摄的纪录片《小水坑》火了之后,就有出版社找到她,希望能将故事出书,于是她选择了一家出版社进行合作。“绘本的文字部分是我写的,绘画部分与深圳的插画家‘睡大宝’老师合作,本来计划是2022年6月出版,但是因为春天我在上海碰上疫情,封控了三个月,所以推迟了一些时间。”邰明姝介绍,绘本内容和视频是比较接近的,但是更加丰富一些,增加了一些知识性的扩展内容。“比如介绍了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还有生存的环境等,绘本最主要还是面向中小学生,当然,大人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我和插画家老师进行了很多沟通,中间也修改了蛮多次,包括文本和图画。首先是希望把这些动物画得更准确,包括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还有一些外观的呈现,然后我也找了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审校,希望能做到知识内容准确,画面呈现优美这两点。”邰明姝告诉记者,由于是第一次做书,还是有一些遗憾的,不过已经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两年过去了,人类生活的变化很大,城市建设的脚步时缓时急,小树林被砍伐了很多,天然的小水坑,也变成了人工的小水池。然而,这片绿荫,这一池浅水,和城市里野生动物们的故事,依然还在继续。”

  除了出书,“小水坑”故事的视频也更新到了第二季,去年夏天,邰明姝上传了视频《小水坑,又一年》,将过去一年中记录到的一些画面配上音乐和文字呈现在网友面前。美丽的雉鸡对着水坑里竖着的镜子做出攻击动作,而山斑鸠则对镜求偶,卿卿我我;学飞的幼鸟在小水坑边接受亲鸟喂食;夜晚东北刺猬一边行走一边捕食昆虫……这些画面生动有趣。

  “第二部里比较有意思的是一种猫头鹰叫斑头鸺鹠,它在南京并不少见,以前没有太注意过,今年我发现它会在固定的时间——每年11月份来这里喝水。”邰明姝说,虽然不能确定是同一只鸟,但是我总觉得就是它。“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拍到它,让我觉得这些动物对于水源是有记忆的,每只鸟也有着自己的行动轨迹。”通过这些视频,邰明姝发现,一些留鸟有着自己的生活范围圈。“它们的生活有着自己小范围的选择,比如说春天它在山林里生活,夏天它可能比较喜欢到城市平原上生活,这些东西你不经过常年比较细微的观察是发现不了的。”

  “大部分时间很无聊,看到的最多的是斑鸠,每天都是斑鸠开会。”“也能看到流浪猫捕鸟的惨剧。”紫牛新闻记者在邰明姝的微博上看到,平日里她也时不时更新分享一些刚整理出的短视频,展示自己拍摄到的有趣画面。

  在关注小水坑的同时,邰明姝也将红外相机布设到了城市的更多角落。初冬在南京周边的山里用红外相机拍到的野生动物,有野兔、獐子、野猪、鼬獾、虎斑地鸫和吃柿子的红嘴蓝鹊。

  “关于拍摄技巧,我也一直在请教专家。”邰明姝说,她请教过红山动物园负责野生动物救护的陈老师。“有一个点我曾经拍摄了一年,拍摄到的全是野猪,一度认为那附近只有野猪。陈老师就告诉我要把相机放在山脊上,不能图省事、好收就放在近的地方。他们还说,根据经验,有野猪的地方周边就会有獐子,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比较相似,然后讨论完这事的第二天就拍摄到了獐子,反正也觉得蛮有趣的。”

  近年来,野猪时常出现在南京市民生活中,邰明姝则常能通过红外相机看到野猪家庭生活的画面。“常能看到野猪拖家带口,但是也会明显感觉到家庭成员的变化,春天会拍到一两只成年野猪,带着十几只小猪,再看到时小猪的数量变少了,到秋天时可能会变成五只,再变成三只。可能自然环境会造成一些野猪的死亡和走失。”邰明姝还提到,野猪身后也会跟着很多鸟类,拱完的泥土地里,会翻出很多虫子、草根或种子等食物。一些乌鸫就喜欢落在那里寻找食物,这些都是红外相机下非常可爱的画面。

  记录野生动物,需要不断地查看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储存卡,因为小水坑离家近,邰明姝会频繁更新视频,而山里的则需要更长时间。“今年因为疫情影响,有可能一两个月都不会去,到了冬天因为封山防火,也不常去。”邰明姝说,大量的视频素材会占用她很多业余的时间去整理。要发现好的画面,需要不断观看,每周她都至少花上五六个小时去看自己拍摄的视频。“我会把工作量平均分布在一周里,每天用一点时间,这样每天要看200条到400条视频。”

  邰明姝说,自己的主要意图还是观察自然,了解身边的自然,“我没有那么强的目的,包括做小水坑视频的时候,都没有想好一个主题,不像很多视频博主那样,确定好主题,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视频。我是一个喜欢自然的人,恰好有这个工具,有这个手段能观察它们,我就去使用。关心自然,让我们从身边开始,希望我的视频,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

  一个小水坑、两部红外相机,在南京工作的姑娘邰明姝用两年时间,记录下南京主城区某处小树林中的一个小水坑和在附近生活的37种野生动物的故事,最近出版了一本绘本书籍《小水坑》,引起了人们浓烈的兴趣。一个城市中某处的小水坑居然这么有趣,如此生机盎然?邰明姝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她拍摄了更多关于小水坑的画面,还将足迹扩大到南京周边的山林中,拍下了更多野生动物的有趣故事。“两年过去,人们的生活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城市建设的脚步时缓时急,我们身边的这些野生动物该何去何从?它们是否会回来,又能去向哪里?希望我的视频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2022年10月份,绘本《大城市里的小水坑》出版,将邰明姝拍摄的视频变成了绘本,用另一种载体更加详细地描绘了南京主城区某处小森林里一个小水坑周边野生动物们的生活。“居住在小水坑周边最大的家族是灰喜鹊,今年刚出生的灰喜鹊头顶还是白的,长大后才会变得乌黑油亮。”“夜晚,黄鼬全家出动,来喝水了。宝宝的毛色比爸爸妈妈更深,胆子也更小些,到了秋天应该就能独立生活了。”生动的描述配上插画,野生动物们的有趣故事跃然纸上。

  邰明姝告诉记者,自己拍摄的纪录片《小水坑》火了之后,就有出版社找到她,希望能将故事出书,于是她选择了一家出版社进行合作。“绘本的文字部分是我写的,绘画部分与深圳的插画家‘睡大宝’老师合作,本来计划是2022年6月出版,但是因为春天我在上海碰上疫情,封控了三个月,所以推迟了一些时间。”邰明姝介绍,绘本内容和视频是比较接近的,但是更加丰富一些,增加了一些知识性的扩展内容。“比如介绍了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还有生存的环境等,绘本最主要还是面向中小学生,当然,大人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我和插画家老师进行了很多沟通,中间也修改了蛮多次,包括文本和图画。首先是希望把这些动物画得更准确,包括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还有一些外观的呈现,然后我也找了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审校,希望能做到知识内容准确,画面呈现优美这两点。”邰明姝告诉记者,由于是第一次做书,还是有一些遗憾的,不过已经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两年过去了,人类生活的变化很大,城市建设的脚步时缓时急,小树林被砍伐了很多,天然的小水坑,也变成了人工的小水池。然而,这片绿荫,这一池浅水,和城市里野生动物们的故事,依然还在继续。”

  除了出书,“小水坑”故事的视频也更新到了第二季,去年夏天,邰明姝上传了视频《小水坑,又一年》,将过去一年中记录到的一些画面配上音乐和文字呈现在网友面前。美丽的雉鸡对着水坑里竖着的镜子做出攻击动作,而山斑鸠则对镜求偶,卿卿我我;学飞的幼鸟在小水坑边接受亲鸟喂食;夜晚东北刺猬一边行走一边捕食昆虫……这些画面生动有趣。

  “第二部里比较有意思的是一种猫头鹰叫斑头鸺鹠,它在南京并不少见,以前没有太注意过,今年我发现它会在固定的时间——每年11月份来这里喝水。”邰明姝说,虽然不能确定是同一只鸟,但是我总觉得就是它。“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拍到它,让我觉得这些动物对于水源是有记忆的,每只鸟也有着自己的行动轨迹。”通过这些视频,邰明姝发现,一些留鸟有着自己的生活范围圈。“它们的生活有着自己小范围的选择,比如说春天它在山林里生活,夏天它可能比较喜欢到城市平原上生活,这些东西你不经过常年比较细微的观察是发现不了的。”

  “大部分时间很无聊,看到的最多的是斑鸠,每天都是斑鸠开会。”“也能看到流浪猫捕鸟的惨剧。”紫牛新闻记者在邰明姝的微博上看到,平日里她也时不时更新分享一些刚整理出的短视频,展示自己拍摄到的有趣画面。

  在关注小水坑的同时,邰明姝也将红外相机布设到了城市的更多角落。初冬在南京周边的山里用红外相机拍到的野生动物,有野兔、獐子、野猪、鼬獾、虎斑地鸫和吃柿子的红嘴蓝鹊。

  “关于拍摄技巧,我也一直在请教专家。”邰明姝说,她请教过红山动物园负责野生动物救护的陈老师。“有一个点我曾经拍摄了一年,拍摄到的全是野猪,一度认为那附近只有野猪。陈老师就告诉我要把相机放在山脊上,不能图省事、好收就放在近的地方。他们还说,根据经验,有野猪的地方周边就会有獐子,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比较相似,然后讨论完这事的第二天就拍摄到了獐子,反正也觉得蛮有趣的。”

  近年来,野猪时常出现在南京市民生活中,邰明姝则常能通过红外相机看到野猪家庭生活的画面。“常能看到野猪拖家带口,但是也会明显感觉到家庭成员的变化,春天会拍到一两只成年野猪,带着十几只小猪,再看到时小猪的数量变少了,到秋天时可能会变成五只,再变成三只。可能自然环境会造成一些野猪的死亡和走失。”邰明姝还提到,野猪身后也会跟着很多鸟类,拱完的泥土地里,会翻出很多虫子、草根或种子等食物。一些乌鸫就喜欢落在那里寻找食物,这些都是红外相机下非常可爱的画面。

  记录野生动物,需要不断地查看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储存卡,因为小水坑离家近,邰明姝会频繁更新视频,而山里的则需要更长时间。“今年因为疫情影响,有可能一两个月都不会去,到了冬天因为封山防火,也不常去。”邰明姝说,大量的视频素材会占用她很多业余的时间去整理。要发现好的画面,需要不断观看,每周她都至少花上五六个小时去看自己拍摄的视频。“我会把工作量平均分布在一周里,每天用一点时间,这样每天要看200条到400条视频。”

  邰明姝说,自己的主要意图还是观察自然,了解身边的自然,“我没有那么强的目的,包括做小水坑视频的时候,都没有想好一个主题,不像很多视频博主那样,确定好主题,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视频。我是一个喜欢自然的人,恰好有这个工具,有这个手段能观察它们,我就去使用。关心自然,让我们从身边开始,希望我的视频,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