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男女

男女不平等的那些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主张和倡导男女平等无疑是强势话语。所以,读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有关“妇女的教养”的说法,就让人多少有些不舒服。在该书“家庭”一章中,黑格尔写道,“男子的现实的实体性的生活是在国家、在科学等等中,否则就在对外界和对他自己所进行的斗争和劳动中,所以他只有从他的分解中争取同自身的独立统一;在家庭中他具有对这个统一的安静的直观,并过着感觉的主观的伦理生活。至于女子则在家庭中获得她的实体性的规定,她的伦理性的情绪就在于守家礼”。

  这段话所透露出的信息很清晰,即男子主要致力于外部的世界,可以是在国家管理中,也可以是在科学研究中来成就自己,家庭只是男子生活中较不重要的一部分。女子则完全不同,女子的归宿本质上就在于结婚,家庭构成了女子生活的全部。

  黑格尔毫不掩饰他的大男子主义。他认为,妇女当然可以教养得很好,“但是她们天生不配研究较高深的科学、哲学和从事某些艺术创作”,因为这些都要求一种普遍的东西。女子们可能是聪明伶俐、风趣盎然、仪态万方的,然而,她们却“不能达到优美理想的境界”。黑格尔以动物和植物来区别男性和女性,认为动物近乎男子的性格,植物近乎女子的性格,女子以模糊的感觉上的一致为原则,“如果妇女领导政府,国家将陷于危殆,因为她们不是按普遍物的要求,而是按偶然的偏好和意见行事的”。女子在很大程度上并非通过获得知识,而是通过实际生活受到教育;男子则不同,男性唯有通过思想上的成就和很多技术上的努力,才能达到他的地位。

  按照黑格尔有关家庭法背后的“哲学原理”的推演,女子天生就应该呆在家里,其职份就是相夫教子,因为她们的性格决定了不适合于从事国家管理工作,也“不配”研究高深的科学、哲学等学问。男子则可以在整个精神和物质的世界里驰骋,那里就是他们的天下,也是成就他们地位的地方。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出版于1821年。如果他知道,200年后德国有一位执掌国家事务的女总理,而这位名叫默克尔的女总理,大学时学的恰恰是对大多数男人来说也算是高深的物理学,获得的是物理学博士学位,不知他该做何感想。

  其实,自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完成以后,他就遭遇了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种学科学者的各种“批判”。这也难怪,因为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有其时代性,也就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产生于19世纪前30年的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自然也免不了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不过,每个时代都会有公认的且被一些人视为“天经地义”的思想,黑格尔关于男女性格的认识,以及由此规定的男性与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在今人看来极为不妥,而在当时的人看来,却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横向的比较。若将时光倒回黑格尔出版《法哲学原理》的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道光年间,夫为妻纲、男尊女卑可谓不可违逆的“天理”,相夫教子是女子的本分,她们所受的教育都是三从四德,科学、哲学、艺术几乎与女性无缘。在治国理政方面,不惟女子不可能参与,即便是许多男性,事实上也处于“奴才”的臣属地位,几无“通过思想上的成就和技术上的努力”成就自我的机会。

  至于后来慈禧垂帘听政时的弄权,只不过是一种非常状况下的特例,其权力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均有可质疑之处。况且慈禧“领导政府”时,也正如黑格尔所说,使国家多陷于“危殆”之中。试想,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性,能梦想到200年后中国的男女平等,梦想到女性在、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发挥的无可限量的作用吗?

  从世界范围看,200年前中国女性生活在社会的各种挤压之中,其他较早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国家的女性,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就拿德国来说,受古老的风俗习惯及深厚的宗教根源的影响,再加上帝国法律的束缚,德国女性对男子的依附性与从属性都较强。她们婚前要受制于父亲或兄长,婚后则隶属于丈夫,丈夫是妻子的主宰,是供养者,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事务要由丈夫来决定,妻子对家庭财产没有自主的处分权,甚至也没有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制于这种大环境,黑格尔对家庭法哲学原理的探究,自然也超不出男女不平等这一范畴。

  不过总的来说,时代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若黑格尔知道,今天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在政坛上运筹帷幄,世界各地的女性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能如鱼得水,以他构建哲学体系的胸怀来看,他应当会很高兴的。(马建红)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