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文化

南京百年祠堂面临拆迁 记者追访传统的文化符号

  中国江苏网5月22日讯 南京溧水区石湫镇陆家村的陆家祠堂,始建于乾隆丁亥春1767年,迄今已有247年历史。全村100多户村民都姓陆。陆氏家族贤相颇多,历经10世,人丁兴旺。历代走出无数武将贤才。其中,南宋诗人陆游更为陆氏族人骄傲资本。不过,这个承载着家族悠久历史的祠堂,正面临随时被拆迁的危机。现在它已是一座被废墟围困的孤房。“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记忆中的童年没有了。”年轻的村民陆鹏在陆家祠堂前,说话声音低沉,走时也尽量蹑手蹑脚,生怕惊扰了摆设在祠堂里的先祖。

  记者站在陆家村的村口看到的是一个让人不忍的画面,曾经绿树掩映的秀丽乡村风貌荡然。祠堂四周,全是大规模拆迁留下的断壁残垣,垃圾遍地,废弃的砖瓦和枯黄的老树,祠堂不远处原本是一个清澈的池塘,现在成了一个臭水塘。从村口往里走50米处的一个池塘,也被拆迁的垃圾和砖瓦填埋了。水塘上浮着的一层漂浮物,让人不胜唏嘘。

  不过,站在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礼的陆家祠堂前,记者仍能感受到它往日的风采。“原来是二进院子的,现在只剩下一进了。每逢节日,村里都要请戏班在祠堂里唱戏,村民们要到祠堂里忙事。”这位82岁祠堂守护者陆帮义老人说。“祠堂是村里的灵魂,拆我的房子可以,但是现在要拆掉我们的祠堂,我肯定不会答应的,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眼前这位因中风过后行动、说话都已不方便的陆帮义老人,从他的言语中记者能看得出一份和。

  据陆帮义老人回忆,这座陆氏祠是属于明清风格建筑,原来的祠堂共有二进,前进穿堂三间,上有雕花,房檐有花砖装饰人物、花鸟图案。前后两进中间是天井相连,地基呈前低后高,寓意是“步步高升”,天井左边为过道,右边是厢房,天井中筑两个方形花坛,植天竹树,寓意为“长青”,后进房三间,前沿无墙,置雕花格栅门6樘为墙,下面是正方形青砖按菱形方块铺地。正中间设有神龛,陆氏先祖之灵位。

  记者发现这座距今已经247年历史祠堂,期间虽屡经战火,但是前进的议事厅还算保存完好,正门上的斗拱和砖雕都十分精美。前厅、后厅都是杂草丛生,有的都长到2米多高,地上满是残砖断瓦。村上的老人告诉记者,祠堂是在时期被的,后进被无情拆毁,拆下的砖木材料被翻建成了陆家村第一所小学。

  大约在解放后,村民两次自发捐款,将前厅房顶上砖瓦重新修整了下,房梁也重新上了。“你看,上梁时还按照习俗挂了一块红布。”陆帮义指着房梁对记者说。“原来正门内,有一对石鼓,在时被一些不肖者用做水塘踏步,原来正门外,有四个旗杆,也不知道被弄到哪里去了。”

  “现在就剩下这个议事厅了,我们每天还是习惯一早到这里坐坐,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会在这里喝茶、聊天、下棋。如果遇到什么家庭矛盾和纠纷,村里的人都会帮忙分析、调解。很多事情都是在这里沟通、商量解决。”这位祠堂的守护者陆帮义,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剩下的时间都呆在这里。“我的房子就盖在祠堂边上,在这里我已经住了30年了。”祠堂里的每个角落没有任何人比他熟悉。

  目前,由于轻轨S1建设需要,陆家村将进行拆迁,而陆家祠堂的,已规划成轻轨石湫站的站前广场。也就是说,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祠堂不久将成为平地。对于村上的老人来说,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对手是强大的城市规划和商业力量,决心祠堂的是几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听村上老人说,数十年来,村里的年轻人为找工作而迁移到城市。

  记者在祠堂的桌上看到了由9位老人成立的陆家祠堂修缮委员会,他们有人负责将情况汇报告诉陆氏家族的后人,也有专门的人负责与前来调研和寻家谱的人联络,还有人负责打理祠堂的卫生。同时,也有些为数不多的年轻人负责,防止“意外”发生。

  “我每天都在这里,从早到晚,一步都不离开,没有人敢过来动这里一块砖一片瓦。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我们一定要守护。”81岁的陆帮义始终他的。

  事实上,陆家祠堂面临拆迁只是整个城市扩张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乡村消失,一些承载了村庄的传统和习俗的祠堂在逐渐消失。在一些经历了历史岁月蹉跎的老人们看来,祠堂就是留住乡愁,传统村落中很重要就是群居的家族方式,连接家族最重要的纽带就是祠堂。

  可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这些祠堂和老屋带着传统文化符号的建筑,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的确是难上加难。据了解,此次,仅溧水区石湫镇的拆迁中,就已拆掉了端家祠堂、陈家祠堂、傅家祠堂,还有即将面临拆迁的陆家祠堂。

  目前城市中保留下来的祠堂已经不多了,能成为受的祠堂更是少之又少。可悲哀的是,有些即便成为受的祠堂,最终因为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比如江宁方山王墅村孙氏祠堂(区级)、石湫魏家村的魏氏祠堂在2006年也成为南京市文物单位。而当地村民也在呼吁希望能修复这座200多年历史的祠堂。

  而记者得知,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的潘氏祠(市级),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修缮方案编制工作。除了对潘氏住宅进行“体检”外,还要进行局部抢修。之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修缮方案,原则是修旧如旧。

  此外,高淳桠溪镇石牌村的周氏祠堂,已有来自周姓中的企业家捐助500万元祠。

  作为村上年纪最大的老人,陆帮义认为,“以前祖选地方都是要看风水的,几百年的风水和牌位,都不是乱放乱挂的,每次都要举行慎重的仪式,怎么能说拆就拆?”

  看得出来,祠堂对于整个家族来说意义深远,无论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还是对于续谱的来说,它的存在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在经过了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南京溧水区的多处农田被毁,房屋被淹,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当地也启动了防汛的紧急预案,一共6000多人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记者来到溧水区灾情最严重的洪蓝镇青锋村,这里也是石臼湖的西北圩,积水已经没过了人的脚踝,很难再往前行走了。为了到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记者乘坐村民们的小船前往,经过十多分钟的行程后,终于来到了大堤上。

  题图为暴雨中的南京、苏州、常州街头。苏阳王建康陈暐摄昨日,高淳公养护人员正在准备防汛围挡物资。孔捷邵丹摄暴雨、大暴雨!截至2日14时,太湖水位4.48米,超警戒水位0.68米。苏南运河常州、无锡和苏州水位分别为5.62米、5.08米和4.71米,分别较前一日上涨1.04米、0.81米和0.61米,超警戒水位1.32米、1.18米和0.91米,其中苏州站超历史最高水位0.11米……1日、2日,我省江淮之间及沿江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

  考完的学生们走起了红地毯赵杰摄英国脱欧、巴黎、屠呦呦获诺贝尔、二孩政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热点昨天都出现在了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题中,不过,很多都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校方表示,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有望取得好成绩。据悉,今年有近2700名小学毕业生参加考试,将录取340人。因为南外小升初明年改面测,今年是笔试的最后一年。

  最近的南京梅雨天潮湿闷热温度高,不少乘坐地铁的市民都在途中出现意外,有的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眩晕,有的甚至出现了中暑症状。地铁警方提醒,颅脑疾患病人、老年人以及体质不好的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时,尽量避开早晚高峰,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和补充能量的小食品。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4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5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