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高质量的普及才有意义

  2015年我国提前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这一目标,学龄人口的大幅度下降是主要原因。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过程中则不会有这样的“人口红利”。从2016年开始,初中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都在恢复性增长,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到2021年。这一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期颁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及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这是继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在提升国民教育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划时代政策举措。然而,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难度究竟有多大?需要攻坚的难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普及高中教育,不仅需要供给侧的改革与扩容,而且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需求的激励和相应的供需匹配机制和制度安排。

  接受高中教育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而且除了上学的直接成本之外,还有放弃工作收入的机会成本。

  例如,对于一个急需额外收入的农村家庭而言,其子女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很可能会去城市打工挣钱,而不是继续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任何人也不能强制他们去继续求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普及高中教育的任务要更为复杂。

  可喜的是,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学龄人口的持续下降,作为中间阶段的高中教育近年来也发展迅速。

  从全国层面来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82.5%上升到2016年的87.5%,平均每年上升0.83个百分点。照此速度稳步推进,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90%以上的目标。

  从省级层面来看,目前有22个省份的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余6个省份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85%,只有3个省份毛入学率尚未达到85%,而且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相对较少。这样来看,到2020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任务似乎并不重。

  但考虑学龄人口波动因素,这一任务并不轻松。与2015年之前学龄人口持续下降不同,从2016年开始,初中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都在恢复性增长,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到2021年。这对高中教育目前的承载力构成一定的挑战。

  规划纲要设定目标,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虽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2010年之后基本稳定,但这一目标还是在2015年就提前实现了,主要原因是学龄人口的大幅度下降。与高等教育相比,普及高中教育不会有这样的“人口红利”,不可能自发实现。相反,近期学龄人口的增加和初中生的恢复性增长,高中教育需要继续扩容以应对挑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各区域来看,目前东部省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都超过了90%,中西部多数省份也已接近90%的目标,距离普及目标较远的主要是基础较为薄弱的民族地区。对于解决这些地区的普及问题,既要考虑供给侧因素,也要考虑需求侧因素。

  从供给侧来看,一方面要提高各级政府对现阶段普及高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仅靠市县政府自有财力无法解决普及高中所需经费,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的人财物投入力度。

  从需求侧来看,一些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限,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滞后,就业和发展机会有限,一些家庭看不到接受高中教育的意义和收益,也难以承担更长期的教育投资成本和风险,造成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失学了。

  对于这类问题,一方面需要在高层政府的支持下,在这些地区尽早推行高中教育免费政策,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从经济上降低求学的成本、提高上学的激励;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扎实的组织、动员和教育工作。在民族文化差异较大的地区,应探索群众更易认可和接受的教育形式、方法和内容,加强学校组织与当地群众的文化交流。

  无论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育分流角度来看,还是从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层次来看,初中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更适合直接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然而,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下降的问题突出,很多地区出现普职结构失调,直接影响了高中教育的普及。

  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有内部和外部多重原因。目前多地都在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图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甚至到专业型硕士、博士的通道。然而,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长期办学分割,构建衔接贯通的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轨道的努力,遇到了很多障碍甚至。

  一些本科院校对于向应用型转型认识不到位,对于衔接职业教育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解决这类问题,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需要更为综合化的改革,更为成熟的顶层设计,以及更强的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

  普及高中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的竞争力。因此,只有高质量地普及高中教育才有意义。高中教育质量受三种因素的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投入和努力程度。

  首先,在打响普及高中教育攻坚战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义务教育,而是要更加注重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为高中阶段输送素质过硬的生源。尤其是职业教育的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办好农村中小学校,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是保证高质量高中教育的基础。

  其次,提高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质量,重在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发展很不均衡,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区域都有“重点学校”“名校”“示范校”等,它们的教育投入、设施条件和教师素质都要远远高于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

  此外,还可以考虑由省级和地级市政府统筹,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政策,扩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对于人口流入集中的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对随迁子女的招生覆盖面。

  最后,通过各种途径,激发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努力程度,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选择,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理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只代表人才培养的不同路径,只是开发每类人才特长的必要分工,而不是人才筛选和分层的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