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在世界情境中体会民族含义

  2010年南非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各种类型的故事轮番上演,无论是非洲“热情的噪音”,还是法国队让人见怪不怪的内讧,带给我的震撼都不及朝鲜人郑大世在唱国歌时激动的泪水。作为在日本长大的朝鲜后裔,独特的身份背景与成长环境注定了郑大世与众不同的爱国情怀。

  在这个一切界限都渐渐模糊的全球化时代里,世界上总有一群人处于远离故土的状态,他们或是短期出行、游历天下,或是常年身处异乡。虽然便捷的交通将地球两端划在了24小时的旅程内,但所谓的“地球村”并没有消除旅者对故土的眷恋,反而由于先进的通信技术,更多故乡的消息能够即时传达,让人无时不刻不在与故乡亲人同呼吸、共患难。

  对祖国的归属感,体现在文化行为层面则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很多常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他们会在子女很小的时候便送到当地华人社区开办的周末学校,去接触中国文化。在那里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英语说得比汉语流利的华人小孩,却能够舞出具有浓郁中国风韵的舞蹈、打出潇洒畅快的拳脚。也许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认同他国胜过认同中国,但谁也无法轻易看淡这些父母的苦心。

  我们总是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如果反过来说,凝结的则是更深层的心理状态。一个人越是置身于一个“世界”的情境中,才越能体会出“民族”的含义。想想世界各地的中国春节联欢会上,哪个地方没有中国民族乐器表演?哪个舞台上见不到武术和舞狮的热闹场景?相反,在国内的新年庆祝中,这些类型的演出往往是老外用以秀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似乎在我们的脑海中,外国人表演中国风,才能带给自己真正的中国文化的快感与刺激。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使然,迁居异乡的人往往心理上具备一种文化的自我保护本能,缺乏相应的社会体系的支持,使其不得不最大限度地继承与模仿祖辈遗留下来的传统。而身居自己文化系统内的人,却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以一种集体的形态发生着传统的变迁。

  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是英语口音在英、美两国的变迁。来自英国的移民到达美国后,逐渐在北美西迁,迁到中西部的一部分人由于对外界变化的相对不敏感,其口音上反而保留了更多的17世纪的英语发音。相反,在英伦三岛上的“本土”英国人,英语发音却在数百年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今天人们听起来似乎英语发音更有“古典”的味道,则完全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使然。

  与这种被动地保存文化要素的行为不同,海外华人在继承文化传统上是完全主动的。尤其是留学生群体,如今每逢传统节日,不少年轻人都会从当地华人商店中购买原料,亲手制作汤圆、粽子、月饼等民俗食品。这些在国内可能连去哪里买成品都不清楚的“小皇帝”,在海外却不约而同地对传统民俗身体力行起来。当众人聚集在一起品尝亲手制作的传统食品时,在故土已经淡化的文化传统在异国他乡找到了久违的再生土壤。这些日常用语是外语,社会和生活价值观都深受西方影响的年轻人,却在异乡激活了自身与故土的文化命脉。游子让传统得到再生,或许也是全球化最有趣的一个特质。我想,最能理解郑大世动情泪水的人,必然是那些与他一样,具有情感共鸣的游子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