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校长一词的由来

  中国的封建社会洋洋洒洒的持续了二千多年,读书的机构很多,比如儒学的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地方上有府、州、县学和由私人办的乡学。

  现在人们讨论古时候的教育状态,最常谈到的是私塾教育。比如鲁迅文章中提到的“三味书屋”正是私塾的一种。

  晚清政府迫于当时的形势和压力,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同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但直到1909年,地方的科举考试才真正的彻底停止,西学才逐渐成为国民教育的主要形式。

  当时的学校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等不同等级,在此基础上,后来又逐渐形成了初中和高中。

  蔡元培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到江苏都督府的办公楼借了几间办公室,否则,教育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蔡元培领导的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文件和教育制度,奠定了学校教育的基础。

  否则,不久之后黄埔军校的蒋中正校长,就不能被称之为“蒋校长”了,而是“蒋监督”或“蒋堂长”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