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南京市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

  去年年底,南京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宁句城际正式开通运营;宁马、宁滁、宁扬三条城际同时开工——东北向,南京轨交扬州仪征;东南向,轨交镇江句容;西北向,轨交安徽滁州;西南向,轨交安徽马鞍山。“轨道上的南京都市圈”,来了!南京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正不断增强。

  在引领带动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同时,南京市充分发挥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省会城市等“三重身份”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决扛起中心城市使命担当,在长三角北翼撑起“黄金角”。

  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以南京为中心和原点,三条放射性发展轴带——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宁合融合发展带正在形成,并澎湃发展新动能。

  沪宁产业创新带上,南京市紧密联系苏南5市与上海,共同建设、共同推进,并率先谋划建设先导区——宁镇G312产业创新走廊,目前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推动以南京紫东核心区带动宁镇协同发展。

  宁杭生态经济带上,“宁锡常接合片区”成功拿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金字招牌;溧水区开工建设首个跨省合作试验区——宁杭合作实验区创智谷,并签约落地16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推动一批数字经济科技企业在杭州成立孵化器基地。

  宁合融合发展带上,南京与合肥两个都市圈联系日益紧密,处于两个都市圈重合地带的芜湖、马鞍山、滁州3个城市,与南京携手推动跨界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已明确,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具体表现为‘四个高’,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和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南京有基础、有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有利于南京发挥区位枢纽优势、提升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加快优化调整,有利于南京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更高能级的区域增长极;新一轮科技产业加速演进、科技强国加快建设,有利于南京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争先进位。

  将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南京市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努力确保未来五年经济在高质量轨道上实现稳健增长,发展速度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十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5%左右;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数据中心,国际要素集聚能力、生产服务功能和开放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更好发挥在都市圈、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南京市还将全方位畅通区域经济大循环,推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调联动发展,深化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的合作,主动在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建设中肩负更大责任。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搭建区域间产业转移促进服务平台,引导长江经济带地区间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利用技术、资金、管理、市场信息等优势,引领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要素释放价值。

  同时,增强长三角一体化要素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协同推进制造升级、创新升级和消费升级。发挥创新和产业优势,促进长三角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跨区域经济要素配置协调机制。优化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提升都市圈内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动区域内部相关政策互通试点,完善区域合作组织运行机制。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衔接海陆,南京正充分发挥都市圈中心城市作用,加快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典型意义的现代化都市圈;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南京市正不断提升战略枢纽地位,朝着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