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新闻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两部

  南京大屠杀是很多中国人不愿回顾的一段历史。但较之遗忘,人们可能更愿意把它封存起来,毕竟刻意遗忘并不会减轻多少痛觉。以这个题材为底片的影片往往需要把握历史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导演要么不肯涉之过深要么容易用力过猛的原因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德国导演加仑伯格似乎有着天生的优势。作为一名外国导演,他的基因中没有这部分苦难记忆,因而不会产生自揭伤疤的痛感。相对于大部分中国导演,加仑伯格创作的自由度更高,讲述故事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拉贝日记》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南京大屠杀的视角。影片以第一人称叙述,从主人公拉贝的视角切入,将拉贝的个人经历与南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手法有效地决定了影片的素材取舍。影片的另一条叙事脉络由日本军方的侵略进程展开,多角度叙事的同时调整了电影整体的叙事节奏。

  电影中有一段情节很耐人寻味:遭遇日军空袭的平民却在纳粹的旗帜下得到了庇护。儿童在纳粹旗帜上蹦跳,显然并不明白旗帜上符号的含义。我们不能说影片在用人性为肮脏的“洗白”——虽然拉贝是纳粹,后来“告密”的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官。相反,它实际上消解了一部分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从人性的角度掀开了战争的一角,让我们得以从中窥见特殊年月里的人性百态。

  滞留南京的拉贝同其他人道主义者们为陷于战争中的南京人民设立的安全区像一座风暴中心的小岛,在日本人的残酷手段下,保障平民们的安全无异于与虎谋皮。拉贝等人对安全区的维护举步维艰。影片中并没有用大量的血腥镜头来展现战争的残酷,但它切实地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悲哀的无力感。杀戮对准的是一个群体,催眠自己面对的是一群低等的,待征服的对象,杀人的负罪感便可降至最低。在屠杀中,一面是非人的,沉默的群体;一面是鲜活的,具体的生命,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人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之间来回切换,影片在这样交错的展示中最大限度地撕扯着观众们的神经,也最大限度地凸显了生命的尊严。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加仑伯格对中国人的人性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中国人像一群沉默而无害的羔羊,但你并不能否认他们超群的智慧和他们所能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这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国家。中国人天性中的惊人忍耐力往往赋予他们众多优美的品德。无论是“能装十万人的地方,能装二十万中国人”,还是日军指挥官对数量庞大又极富韧性的中国人的认识(中国人的智慧和难以控制使他选择屠杀战俘),还是影片中对司机,助手,女学生等小人物的刻画,基本都能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唤醒他们文化基因中的深层意识。

  影片的结尾,拉贝与妻子重逢并返回德国,热烈的欢送场面像是南京城中的一场幻梦。它好像给人以希望,却无法让人忽略其表层信息下面的悲剧内核——无论是之后保护区二十万南京人之后的命运还是拉贝回国后将要面对的种种磨难,都并没有随着影片的结束而结束。

  在《拉贝日记》中,我们可以短暂地跳出受害者的身份,从旁观的角度审视这段历史。中国人从并不畏惧正视苦难,只是常常焦虑于检视历史的方式。剖开伤口的过程的焦虑感往往大于感受到的疼痛度,这大概是一种心理作用吧。《拉贝日记》为我们捡起了很多曾被忽视的记忆碎片,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概也算是一种影像对历史记忆的重构吧。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先后上演,免不了要对比一番,两部都是表现同一事件的影片。看过之后,我不得不说后者比前者更加有深度、更加还原历史的现实。虽然前者也很努力,但是我竟然发现《南京!南京!》是一部中国人拍的站在国际角度上看待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电影,而《拉贝日记》则是外国人拍的希望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待事件的电影。两部作品从两个角度,还原了一段悲惨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