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12月份多地消费券登场 有城市带动消费破亿元

  为抢抓岁末年初这一重要消费旺季,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复苏,近期,各类消费券再次在多地闪亮登场。记者采访发现,餐饮消费券似乎颇得民心。

  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直接且传导迅速,可以说是真金白银式的刺激。但总体来说,提振消费还需要从长效措施入手,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主。

  12月22日上午8时,总额300万元的衡水市政府消费券正式发放。记者梳理发现,除衡水外,仅12月份以来,已有南京、郑州、合肥、成都、重庆等多地相继发放消费券,涵盖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等多场合使用。

  如合肥市于12月17日在全市开展“皖美消费·合肥购”消费券发放活动,首轮投入4000万元,其中餐饮业1500万元,商场超市1500万元,汽车业1000万元;12月17日至12月26日,郑州将联合市内重点美食街区、购物中心、品牌餐饮企业共同举办“品味中原”美食节,推出特色美食市集、特色菜品、暖冬小食盲盒等活动,并由银联云闪付配合发放500万元餐饮消费券。

  应习文表示,政府发放消费券,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短期消费、恢复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对商家进行间接补贴,增加其短期收入、缓解经营压力。此外,如果限定消费券的使用渠道,如通过云闪付或数字货币等形式,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特定渠道的推广。

  记者注意到,在消费券的带动下,已有地区交出了亮眼的消费成绩单。以伊宁市为例。12月3日至12月14日,伊宁市人民政府共发放消费券19.6万张,核销券数15.81万张,核销金额838.45万元。据了解,每日在线万,成功报名参与活动的商家共400余家,直接及间接带动消费破亿元。

  “按照2020年上半年的经验,在消费市场回暖过程中,消费券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机制上讲,消费券能在短期内刺激相关领域消费的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经济运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43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4%,回落0.2个百分点。若从全年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已由年初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个位数。

  在付一夫看来,11月份消费数据低迷,主要是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并影响到了线下消费市场的经营状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疫情反复影响,11月份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整体上看,目前服务业生产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部分接触型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尽快促进消费回升,提振年末消费。预计12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保持4%以上的同比增长。

  虽然消费券带来的短期刺激效果立竿见影,但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提振消费不能只靠短期措施,更要从长远角度考虑。

  付一夫表示,消费券只是一次性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无法为消费市场注入长久动力。从长期来看,若想真正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还应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力。

  在刘向东看来,明年促进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关键就是要畅通制约消费的堵点、断点。同时,要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中长期看,需要通过更多方式来促消费,除发放消费券外,还要深化消费商品价格改革,增加流通环节的便利性,降低流通交易环节的税费和成本等。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历史经验以及实际效果看,消费是“慢变量”且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因此,通过“稳就业”进而“稳收入”,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根本途径。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的预防性需求,进而释放更多收入用于消费。最后,要全力推进“共同富裕”,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推升必选消费的消费力度。

  对于促消费,郑后成从“抓大头、强弱项、防风险”这三方面提出建议:“抓大头”方面,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房地产后周期类消费在限额以上消费中位列前三,可重点促进相关领域消费;“强弱项”方面,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较低,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相对较大;“防风险”方面,从预防的角度看,应加大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力度,为消费尤其是场景式、积聚性消费提供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付一夫亦持类似观点。他表示,想要进一步促进消费,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费的一系列障碍,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如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妥善处理居民养老、医疗问题,以此来解决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此外,还要改善偏远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并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以此来激发国人的消费潜力等。(记者 杜雨萌 见习记者 杨 洁)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

  针对美方近日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为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

  实验所展示的远距离全光同步技术,为构建复杂的同步光力系统网络奠定了基础,有望在光通信和时钟同步等领域得到应用。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定殖于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它们为玉米提供了氮素营养并促进根系生长。相关研究成果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植物营养团队完成,并发表于《自然—通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团队研究报道并详细描述了在辽宁凌源热河群九佛堂组发现的帆翼龙科一新属种——坎波斯凌源翼龙。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PeerJ。

  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太阳系外缘的小行星带来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数十亿年前海洋在地球上如何形成的奥秘。

  目前的陇原大地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牛农机),车间繁忙有序,劳动气氛热火朝天。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新方法。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的新见解,或将带来治疗细菌感染和皮肤伤口的新疗法。

  由德国哥廷根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对天然双层石墨烯开展的高精度研究中,发现了新奇的量子效应,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