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文化

胡阿祥:行走南京 读懂江南 建投读书会·走进江南第四期回顾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是由虹口区委宣传部、澎湃新闻、建投书局共同打造,关注在地文化的高品质讲座品牌。该讲座以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为前沿阵地,集合海内外一线专家学者,将高品质有深度的人文思想注入这块拥有悠久历史但又充满新生能量的滨江水岸旁。

  自第一季“上海史”系列、第二季“大师传承”系列后,建投读书会第三季着眼于江南文化,2018年下半年我们邀请了6位从江南而来的学者教授,从不同维度探寻遗韵江南中的地理、文学、商业、考古和演变。

  建投读书会第三季“走进江南“系列第四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学历史学院胡阿祥教授。他融贯历史与文学、勾连城市与文化,带领我们一起回溯古都南京的千年兴衰起伏,品味历史中的文化意蕴。

  “江南是什么?江南在哪里?不知道,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所以它有魅力。当然,在这种模模糊糊的江南中,还是有共通的东西,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才是江南。”

  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是江南,江南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是金陵,也就是南京,南京是江南传统时代方面的领袖城市。

  气象学家的江南是梅雨,下梅雨的地方才是江南,因此三峡以东、淮河以南有梅雨的地方是江南,梅雨季节,江南的味道才能出来。南京是比较阴柔的城市,北京是比较阳刚的城市,北京的阳刚是沙尘暴,南京的阴柔是梅雨。

  语言学家说江南是方言,说吴语的地方是江南,这样南京就被排除在江南以外了。前些年曾经有讨论,苏州、无锡、常州很多人说南京不是江南,“萝卜”是北方人。

  诗人说江南是“江南”,诗人的江南是最模糊不定的。举一个例子,杜牧的一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在哪?扬州不在江北吗?而在杜牧的笔下,扬州是江南,扬州的文化味道已经超越了自然地理的障碍,扬州变成了比江南还要江南的一座城市。大家看看唐诗宋词里,把扬州写成江南的有多少。这样的江南,就是一种文学的意象。

  总之,江南是什么?江南在哪里?不知道,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所以它有魅力。当然,在这种模模糊糊的江南中,还是有共通的东西,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才是江南。

  江南的魅力在于说得清的意象。江南是天造一半、人造一半,这是什么意思?南京的紫金山,自然风景不怎么样,南京的玄武湖,自然风景也不怎么样,包括杭州的西湖,自然风景还是不怎么样。放到中国西部去,玄武湖、西湖不就一勺水吗?紫金山不就一小山坡吗?但是为什么西湖有魅力?西湖有多少的故事啊!为什么玄武湖有魅力?玄武湖联系着中国第一位风水大师郭璞,他的衣冠冢在那。为什么紫金山有魅力?紫金山前有孙权,后有朱元璋,再后面有孙文,如果把孙权、朱元璋、孙文拿掉了,紫金山还叫“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吗?这就叫天造一半、人造一半。

  今天的江南不是历史上的江南,江南是不断在变的。先秦时代的蛮荒之地,魏晋南北朝的华夏正统,唐宋元明清时代的经济重地,再到现在的领风气之先,江南是转型。这样的江南,如果我们去行走的话,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精神享受,是流动的文化盛宴。

  物质的江南,是温山软水、流水人家,是古镇与园林,是飘香的稻米、缓缓移动的油纸伞,是蓝印花布、茶叶、丝绸,这是山水江南与风物江南。

  制度的江南,如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民族实业,从乡镇企业到高新科技,江南人最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满着探索与创新的特别禀赋。

  精神的江南,丝竹流芳的音乐、婉约悠扬的民歌、淡雅的布置、聪颖灵慧的性格,这些与杏花春雨的江南,显得是那么的协调一致。我们说起北方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起中原大地,大河农业;而我们形容南方,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行为的江南,起码唐宋以来的江南人,总有那么种值得品味的江南味道,总有那么种精致、优雅、闲适、情趣的生活追求,江南人连吵架都那么有韵味。

  由这样物质的江南、制度的江南、精神的江南、行为的江南,最后凝聚成了心态的江南,江南人的心态是“我是江南人”,这种心态的背后,是文化的优越感,经济的优胜感。江南是和平、安逸、美好的人间天堂,江南是心灵的栖息之地,这样的江南,值得我们耳读、眼读、脚读、心读。我想,如果诸位这样去读江南,最后就会达到江南就是我、我就是江南的感觉与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成了江南的鲜现、构成元素。

  从历史本身来说,南京是中国第四大古都,从现实情况来说,南京是中国第二大古都,而从地区的典型性、代表性来说,南京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古都。这样的古都,当然值得我们行走。

  如何行走南京?今天我们在书店里面讲行走,其实走路也是读书,而且读的是更加鲜活、更加真实的大书。当然,读这样的大书的前提,还是要先读书店里的书,有些知识储备。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这是朱先生1934年8月12号写的文章。如果换作1938年8月12号,这文章里“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这句话后面,一定还会有一句“日寇是从那边进来的”。

  单说“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公元589年,建都在西安的隋朝灭了建都在南京的陈朝,灭陈以后,隋文帝竟然把六朝京都“平荡耕垦”,也就是从皇宫到衙门到军营,以至于寺庙,通通荡平为田。六朝古都,从此成为一种记忆,直到清朝,郑板桥还在感慨:“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见长。”

  南京是伴着哭喊之声的一个地方。我们如何体会朱自清先生的“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逛古董铺子总要有点文化吧,要懂得历史人事、地理形势、文学意象,才能逛好南京这座“古董铺子”。

  理工农医是为了生存的学问,政经法管是为了社会的学问,而文史哲地,“地”指的是人文地理,是为了精神的学问。当你们的生存问题解决以后,当你们的社会地位稳定以后,是不是应该追求些精神的东西了?精神的东西,像南京这样的城市是值得你行走的,而且南京的行走必须是背包族、自助游。南京是适合背包族慢慢行走、细细体会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行走与体会,你知道的东西,人家不知道,你就会有感觉,你知道的是对的,人家知道的是错的,你就会有心理优势。这就叫有文化,这样的文化感觉就会很好。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为了防备西边的楚国,于是派范蠡带领着越国的士兵在今天南京秦淮河的南面、雨花台的西侧建了一座城,越城。因为是范蠡筑的,又称为范蠡城。这是南京城市史的开始。

  范蠡建城以后大约700年,南京迎来了建都的历史。公元212年,孙权把秣陵改为建业,说明他已经开始搞事实上的割据了,南京于是开始了建都的历史。南京建都的延续时间很长,早到东汉,晚到中华,1700多年时间;在这1700多年里,南京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大约累计450多年,是都城。

  自从孙权建都以后,南京历为都城,南京因此有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样的别称。所谓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累计建都时间330多年。

  六朝589年结束以后,到了937年,南京再次成为都城,975年结束,是南唐。特别说明一下,为了区别于其他的晋朝、唐朝,所以有了东晋、南唐一类称呼,不是当时就叫这个的,现在的电视剧里,在这方面往往犯错。

  1356年朱元璋攻下了元朝的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1421年,发动靖难之役以后在南京定都了若干年的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作为明朝初年的帝国首都,一共53年。

  1421年迁都以后,明朝的南京又称南都、留都,建制未变,府部犹存。许多的“国务院部委”,北京一套,南京也有一套,大概因为南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事情多了,古代通信也不方便,所以如此吧。比如北京的国子监叫北雍,南京的国子监叫南雍。所以1421年以后,南京还是某种意义上的都城。甚至我们再往前面推,南宋的时候都城在临安,南京也是南宋的陪都。这是明朝的情况。当然明朝的最后,1644年到1645年所谓的南明建都南京,虽然时间很短,史可法、李香君、桃花扇,那是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时代。

  再往下是1853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在中国正统史学里,不算太平天国,其实太平天国势力最大的时候,清朝内地18省,太平天国波及到了14个省。1851年太平天国起事,1853年定都南京,当时叫江宁府,太平天国改江宁府为天京。太平天国以及剿灭太平天国的湘军,对南京城市的破坏很大。再然后是中华,定都南京的时间,1912年元旦到3月底,1927年到1937年,1946年到1949年4月。

  在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发生的事情往往是关键的历史节点。1842年8月29日、1912年1月1日、1945年9月9日、1949年4月23日、1978年5月11日,等等,都具有特别的标志意义。比如1945年9月9日,这是我们民族最自豪的一个日子,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南京凭什么拥有450多年的都城史、近2500年的城市史?凭它优越的地理条件。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山川形势是很重要的。南京是风水宝地。南京为什么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城市?因为在长江沿线,南京这个地方的地理形势最好。

  南京是风水四象俱全的,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幕府为坐,聚宝为案,牛首为朝,西、南秦淮,东北金川,东燕雀,北玄武,外围长江,中间为宽平洪衍之区,这样的地方特别适合建设大城市,特别适合成为都城。古时候没有长江大桥,没有过江隧道,长江江面很宽,六朝建都的时候,南京、扬州这一段叫洋子江,海洋之子的意思。南京建都的六朝时代,秦淮河又叫小江,也比今天宽得多。这样的长江、秦淮河、玄武湖、燕雀湖,加上紫金山、幕府山、聚宝山等等,构成了南京山环水抱的地理形势,使南京成为一个进可攻、尤其退可守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理形势,南京才能成为这么重要的都会。

  然而诚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感慨,“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起码在明朝以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南北,最后的结果都是北方征服了南方。当然,这个问题如果细说起来就复杂了,简而言之,军事上是北方征服南方,文化上是南方最终征服北方,我们不妨品味一下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的一段论述:“自古南渡偏安之局,曾无一焉能北进以恢复者……其故可思也”,“历代帝王定鼎,其在黄河流域者,最占多数……而其据于此者,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薰染,其规模常宏远,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有隽鹘盘云横绝朔漠之慨”,“建都于扬子江流域者,除明太祖外,大率皆创业未就,或败亡之余、苟安旦夕者也。其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薰染,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魄常文弱,有月明画舫缓歌慢舞之观。”南方的绮丽、清隐、文弱,军事上自然打不过北方的宏远、壮阔、磅礴,北方的隽鹘盘云横绝朔漠,文化上又岂是南方的月明画舫缓歌慢舞的对手?这样的南京,这样的王气成败的地理,真是令人感悟!

  联系着历史的兴衰、地理的成败,南京古代文学的意象,是李白、刘禹锡、杜牧、韦庄的诗,是李煜、王安石、周邦彦、萨都剌的词,是孔尚任的曲,乃至朱自清的文。文学是需要刺激的。比如我不太喜欢在江南一带行走,因为太熟悉了,我喜欢到大西北、大西南去行走,因为陌生,所以刺激。

  南京的文学刺激,是繁华和衰落的对比太过强烈,南京的怀古文学,形象地诠释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文学规律。这样的文学规律,放到近代,就是最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时代,《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作品,今天是产生不了的;这样的文学规律,放到南京,就是在六朝都城的废墟上,生长出了传之不朽的“金陵怀古”文学作品。

  那么“金陵怀古”是怎样的文学意象呢?我这里选了两幅图像。一幅是丰子恺的漫画“旧时王谢堂前燕”,这句诗来自刘禹锡的《乌衣巷》。《乌衣巷》是“金陵怀古”的杰出作品。“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六朝最繁华的渡口,到了唐朝刘禹锡的时候,已经是野草开花了,“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真正的区,到了唐朝刘禹锡的时候,夕阳余晖,豪华已经不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的高堂华宅,已经变成了普通百姓人家。有趣而又没文化的是,我看见许多的店家喜欢挂这幅作品,真是瞎挂,野草花、夕阳斜,生意怎么可能做得好啊!

  再看一幅照片,这是刘禹锡《石头城》的具象。《石头城》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群山所围绕的国,已经成为故国了,“潮打空城寂寞回”,江潮拍打着石头城,又退了回去,曾经那么重要的石头城,已经成了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只有无情的明月,照着旧时,照着今夕。

  特别值得诸位关注、很少有人指出的一个重实是,刘禹锡写包括《乌衣巷》、《石头城》的《金陵五题》组诗时,还从来没有到过南京。没有到过南京,却把南京写成这样,这就叫文学意象,换言之,在唐朝诗人的眼里心中,无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南京,南京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一座沧桑寂寞的城市,这样的沧桑寂寞的文学意象,刘禹锡前有所承,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后有所继,比如韦庄的《台城》,都是极富意蕴、充满沧桑的名作。而行走在南京,吟咏着这样的怀古诗,几番品味下来,我想诸位也就会写了,写诗没那么难的。

  金陵怀古,奠定了南京的文学基调,伟大的唐朝诗人,也写尽了南京的历史人事、地理形势。于是到了宋元时代的王安石、周邦彦、萨都剌他们,就想不出新的句子了,就把原来的句子重新组合。到了清朝的孔尚任,可以说为南京的怀古文学做了一个总结,其怀古的情绪也达到了一个顶点。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里面最后一支曲子,总结全篇的,竟然叫做《哀江南》。我念这个曲子的时候,常有流泪的感觉,江南这么美的地方、南京这么重要的都会,竟然是这样的命运:“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知道些南京的历史人事、地理形势、文学意象,是我们理解江南文化、对话古都南京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样的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的耳读、眼读,更需要的还有脚读。我们回到朱自清先生的《南京》,他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那我们逛南京,逛些什么地方呢?如果就像旅行社那样,一个疯子带一队傻子,南京旅游就是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老三样”一日游,那真是糟蹋南京了。

  南京玩些什么地方?“老三样”当然很好,但绝对不要止于这“老三样”。古代的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现代的南京,也有新金陵四十八景,这是南京山水城林、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点睛之笔。

  2005年与2012年,我们评选过两个版本的新南京四十八景。2012年版的新金陵四十八景,还不包括后来出现的一些新的景点,比如说南京的牛首山,这是佛祖顶骨舍利的永久供奉地,牛首山现在的建设规模已经投进去40多个亿了,还要投30个亿左右,未来全部建成以后,它的规模将超过星云大师的佛光山。再比如六朝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汤山猿人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都是行走、品味南京的胜地。我们把2005版和2012版新金陵四十八景合在一起,除去重复,大概就有70多个重点景点,一天看七八个,看两天歇一天,所以南京比较合适的行走时间,约是半个月。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中山陵的苍松翠柏,鸡鸣寺的春日樱花,栖霞山的深秋红叶,玄武湖的烟柳依依,阳山碑的叹为观止,夫子庙的风味小吃,六朝馆的光庭变幻,如此等等,南京是值得行走的地方。作为中国第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南方第一的古都、传统时代汉人心目中永远的正统之都、华夏文化的传承地、汉文化的避难所,南京有多少的历史人事,等待你去感悟,南京有多少的历史沧桑,等待你去对话!

  诸位朋友,通过新金陵四十八景,如此来逛南京这座古董铺子,感觉是不是很特别、很文化?这样的行走,是不是很高档次的读书?南京这样的城市,值得我们行走,行走在厚重、平静、包容、风雅、沧桑、悲伤、文艺、博爱的南京,你会感悟朱偰的感悟,所谓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你会体验朱自清的体验,所谓南京“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会思考传统时代南京的民风转型、经济地位、待遇、文化韵味,你会心态平和、视野开阔、言行风雅,你会深沉,你会聪明,你会创新,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真正富有人文情怀、充满文化气质、名副其实的江南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