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45年前我挖出的一块石头竟然是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

  #我的故事# 我叫龚明远,今年74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家住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三阳岭居民小区。45年前,我在参加生产劳动时,挖出了一块奇怪的石头,后经专家鉴定,这块石头为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距今已有7000万年。从挖到恐龙化石的那天起,我就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5年我出生于原四川省黔江县正阳乡,现在的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团结村,一直生活在偏远的农村,从未走出过大山,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当了一个农民。1965年,我们村里成立了一个“耕读学校”,我这个初中毕业生就成了耕读学校唯一的老师。教的学生差不多跟我一样大的年龄,耕读学校没有教室,也没有桌椅板凳,当老师的也没有工资,只是作为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记公分。

  1972年,全国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公办学校下放到大队,于是我就成了大队学校的负责人,由于没有教室,大队只有几间没有板壁的空房架,我们就去几十公里外的集市买来竹子扎成篱笆后,再在外面涂上一层泥巴当板壁,然后买来木料做桌椅板凳,这样,我们的群众大队公办小学正式成立。

  虽然校舍简陋,条件极差,但在教学上不敢有半点马虎,在一次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我们学校考取重点初中三人,占全乡考取重点初中10名的30%,当年我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并出席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1986年,当了20多年民办教师的我终于转正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之后辗转多所学校任教,2000年,当了30多年教师的我从正阳桐坪中心小学退休。

  1974年,我在一个小地名叫三阳岭的自留地里栽种洋芋,在松土时挖出了一块形似动物骨骼的石头,它比猪、牛等家畜的骨骼大很多,我当时就感觉这块石头是某种动物的化石,于是我把石头交给了四川省地矿局107地质队,经专家鉴定为恐龙化石。没想到我当时的第一感觉,竟然带来了黔江考古新发现。

  随后,四川省107地质队对该地进行了发掘,又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中有鸭嘴龙、巨龙、肉食龙等多个种类,距今7000万年,属白垩纪晚期。参与发掘的地质学家王长生老师说,三阳岭这一代气候温和湿润,又是沼泽地,符合恐龙生存的条件。

  我作为向导全程参与了恐龙化石的发掘工作,从此对考古发掘有了很大的兴趣。发掘结束后,我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在之后没事的时间里,我喜欢到附近的田间地头走一走,随时观察地面有没有长相特殊的石头,每每听到当地人挖出化石的消息,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外乡人前来偷挖化石,我也会立即进行阻止。

  上世纪末,我的家乡被规划为新城区,从此拉开了城市建设的的大幕。2006年,新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11月1日下午,三阳岭一个建房工地放炮,一声炮响过后,工人们发现被炸开的岩石里有4块恐龙化石,消息传开,人们争相前往围观。

  我得到消息后,迅速地赶往现场,一边阻止工人继续施工,一边将此事报告给黔江区文物管理所。被炸出来的化石其中一块长1.6米,宽0.4米,比以前发掘出1.02米长的化石长很多。文物部门立即对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我也参与其中,白天,我与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一起清理化石,晚上,我与几名村民带着手电筒巡视、并守护在化石旁边。

  随后进行了2个多月的清理,经过对出土化石的推测,这只白垩纪时期的恐龙活着时体重约40吨,长约30米。这具恐龙化石发掘出来后,当地政府立即对这片区域进行了保护,设置了宽约4公里、长约7公里,面积约28平方公里的恐龙化石保护区。被黔江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我便自发地当起了保护区文物的守护者。

  我的新家紧挨着保护区,我家的菜园也在保护区内,没事的时候,我就去保护区走走,既当散步锻炼身体,又随时观察保护区内的情况,遇到有人在保护区内开挖或施工,我就会立即阻止并报告有关部门,当地居民若有与化石相关的消息,也总是第一时间来告诉我。

  几年前,我在保护区的一个山包上又发现了一块露出地表的恐龙化石,目测观察为恐龙的颈椎骨,为了防止别人盗走或者破坏,我去玻璃店买了一块1.5厘米厚的玻璃把这块恐龙的颈椎化石罩住,并把玻璃的边缘用角铁扣住并敷上水泥,这样处理后,既能看得到这块化石,又能防止被别人破坏。

  现在我的家还保留着一些零碎的恐龙化石,时常都会有人慕名而来观看。每当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了解化石,我都会义务地当起讲解员,让孩子们了解恐龙化石和一些考古知识,教育他们热爱家园,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